連環分屍殺人案 再發現疑似屍塊

高雄連環殺人案警方搜索範圍擴大至亞灣區,並啟動水下攝影及機械手臂,期望儘快找到更多遺骸,還原案件真相。(記者張翔翻攝)

記者張翔∕高雄報導

高雄連環殺人案進入搜索第十天,警方持續擴大搜索範圍至亞灣區,並在岸邊石縫中發現疑似人體組織,已緊急送往相關單位進行DNA鑑定。為提升搜尋效率,警方與民間團隊合作,出動水下攝影機及機械手臂,希望儘快找到更多遺骸,進一步還原案件真相。

警方過去數日來在五號船渠、金鞏橋及二十五至二十七號碼頭展開搜索,截至十五日已陸續打撈出共五十四塊屍塊,經鑑驗分屬第二名左營張姓婦人及第三名楠梓趙姓婦人受害者,張嫌嫂嫂遺骸仍未尋獲。這些屍塊大小不一,且多數已骨肉分離,顯示張姓嫌犯的分屍手法極為凶殘。警方推測,由於骨骼較重,部分遺骸可能已沉入河底並被淤泥覆蓋,增加搜索難度。

十五日上午警方聯合消防與警光潛水救難協會再度展開打撈作業,下午更動員水下攝影機及機械手臂,分別於五號船渠、二十七號碼頭渠底發現八塊殘骸,送交專業單位進行DNA檢測,以進一步增強犯罪事證。

由於目前打撈到的遺骸大小不一,受害者的頭顱仍未尋獲,外界擔憂未來在殺人罪定罪上可能面臨挑戰。警方指出,先前發現的遺骸中,已包含張婦的胸部與頭皮,按一般常理,人若失去頭部與胸部無法存活,因此可斷定張婦已遭殺害,並不影響案件偵辦方向。

張婦家屬十四日前往遇害的張嫌前鎮區住處招魂,由於張婦至今連完整遺體都難以拼湊,場面哀戚。家屬向檢警表達希望儘早蒐齊張嫌犯案罪證,早日找到張婦頭顱,還被害者家屬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