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鷹高教機失事 賴清德喊話立院:國防預算100%支持

賴清德總統昨日到台中探視新光三越百貨氣爆住院傷患,他喊話立院百分之百支持國防、外交預算,表達對國軍的支持。(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空軍一架勇鷹高教機今上午在台東外海失事,飛行員林瑋少校跳傘獲救。賴清德總統十五日到台中探視新光三越百貨氣爆住院傷患表示,空軍司令部已經組成專案調查小組,針對肇因展開調查。 賴清德指出,昨日上午八時三十八分,台東一架勇鷹高教機失事在台東都蘭外海墜落,飛行員逃傘獲救,今人欣慰。由此事可看出,國軍英勇守護國家,敬請國人全力支持國軍,提高士氣。 賴總統強調,面對中國威脅,國軍都是持續英勇地守護國家,因此,他希望立法院對國防預算的刪除和凍結,能夠獲得補救,來表達對國軍百分之百、毫無保留地全力支持,提高國軍士氣,也向國際社會展現台灣守護國家的決心。

Read More

陸軍司令:營外軍紀事件 不連坐檢討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陸軍司令呂坤修上將前往八軍團履新視導,期勉強化防衛戰力。呂坤修並要求各部隊落實貫徹「取消休假期間安全回報」命令,採官兵有事再回報方式。另,營外軍紀案件則不採「連坐法」方式檢討,各項重大演訓整備應以「安全」為最高原則。 呂坤修十四日前往峇軍團履新視導,要求各單位落實貫徹「取消休假期間安全回報」命令,亦不須休假聯繫,僅採「官兵有事再主動回報」方式。 對營內肇生的軍紀案件,呂坤修要求單位須嚴正檢討策進,肇案官兵應對自身行止負完全責任,單位依規定程序妥處即可,單位主官無須刻意返營處置,亦不採「連坐法」方式檢討。 因應當前敵情威脅日益嚴峻,呂坤修提醒各級幹部應緊密掌握敵情動態及未來戰爭型態趨勢,並遵循國防部指導,致力強化戰備訓練、後勤維保、教訓測優化等各面向戰備整備革新作為,以有效應對不斷變化的戰場環境需求,為陸軍整體戰力奠定堅實基礎。

Read More

新光三越氣爆 賴總統探視病患呼籲重視工安

台中新光三越氣爆案釀36人傷,賴清德總統瘥昨日前往林新醫院探視住院傷患,祝福早日康復。(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台中新光三越氣爆案釀四死、三十六人傷,賴清德總統十五日上午前往台中市林新醫院、台中榮總探視住院傷患,除祝福傷者早日康復,也希望行政院長卓榮泰未來要求相關部會,協助各地方政府做好公共安全工作。 賴清德昨日上午十時四十分在台中市長盧秀燕陪同下,探視林新醫院住院二名傷患,分別探視當時在新光三越大樓外工作的四十三歲顏姓工地保全,以及二十八歲陳姓機電工人,二人面對總統等人探視,都表示受到很大驚嚇,直呼現場「好可怕!」總統都有安慰,並請院方提供最好醫療與協助。 林新醫院副院長黃永鎮說,林新醫院在這次新光三越氣爆案目前收治五人中,有四人為台北外包機電工程的工人,都沒有住在台中,其中三人收治在加護病房,燒燙傷是長期漫長過程,所以盼回到轉院到住家附近大醫院治療,院方全力協助轉院。 黃永鎮指出,其中二十歲陳姓工人傷勢最重,有嚴重嗆傷插管,全身百分之五十八點五燒燙傷,送加護病房,因家屬在北部,考量照護方便,前晚北轉林口長庚;三十七歲趙姓工人全身百分之三十一燒燙傷,昨轉淡水馬偕;三十八歲黃姓水電工全身百分之三十燒燙傷,昨日接受清創手術後於下午轉回高雄。 黃永鎮說,林新收治二名住院傷患,分別是四十三歲顏姓工地保全員,掉落物體砸中左大腿,有十公分撕裂傷,深達肌肉層,用填塞換藥,預計二十八日開刀二次縫合,預計縫合完、傷口無感染,就可出院;另一名是台北外包機電工程的二十八歲陳姓工人,左手腕燙傷,雙膝擦傷,昨轉淡水馬偕。其中,三十八歲黃姓水電工因工班承接工期二十天的改裝工程,隨工班從高雄北上,當時是在新光三越百貨十一樓施工,沒想到施工才四天就遇氣爆。 賴清德總統也到台中榮總探視傷患,中榮院長傅雲慶表示,姜姓患者是樓管,事發前十分鐘在十一樓,還有傳照片給他的二姊,表示很興奮,沒想到十分鐘後就失去聯絡;被送到醫院時,傷患頭部嚴重外傷、多處骨折且呼吸不順,院方在急診室插管,電腦斷層掃描後又發現顱骨眼眶、右面骨、頸椎第五節與第七節骨折,兩側顱內出血。 傅雲慶說,姜姓患者當時出血量不算太多,不用開刀,當天住進加護病房,晚上卻因為腦水腫導致腦壓升高到二十五,正常應該是十五以下;院方當晚開刀裝入顱內壓監視器,積極用藥,後續腦壓下降到十三、十四。前晚姜姓患者已經清醒,由於比較激動,院方給予鎮定劑讓腦細胞休息,預計下週一、二就可以停用鎮定劑,讓他恢復。 傅雲慶指出,從腦壓、出血量等客觀數據來看,姜姓患者的恢復情況比較樂觀,不過神經功能要完全清醒才能百分之百判斷,具體復原狀況仍要等幾天;姜姓患者的媽媽擔心兒子以後的工作,賴總統有交代市府,希望和新光三越公司保障傷患日後的工作權,也要給予幾個月的復健時間。

Read More

〈社論〉俄烏戰爭美俄談判,川普拿誰當籌碼?

就「美國優先」而言,川普應該是精算師,但澤倫斯基會不會把川普當成地面師?(路透,資料照) 美國總統川普十二日與俄羅斯總統蒲亭通話,兩人都同意結束俄烏戰爭,川普還表示他將與蒲亭在沙烏地阿拉伯會面、互邀訪問對方國家首都。川普直接和蒲亭商談結束俄烏戰爭,當事人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卻沒有什麼角色。俄烏戰爭美國並非第一線的「事主」,川普卻搶著當「公親」,他所圖為何?又是把誰當作籌碼? 川普大帝重登美國總統大位之後,火速履踐「美國優先」。經貿方面,川普展現「關稅人」本色,不但中國大陸中槍,包括歐盟在內的美國盟友也頭痛不已,台灣也屢遭點名。在國際政治方面,川普更是挾「普天之下,莫非川土;率土之濱,莫非川臣」之威,片面將墨西哥灣改名為美洲灣(或譯美國灣),企圖將加拿大納為美國第五十一州,還揚言買下丹麥的格陵蘭。 川普大帝火力四射,但也反彈四起。墨西哥總統薛恩鮑姆為正名墨西哥灣,不排除提起訴訟;加拿大總統杜魯道硬起來,強調加拿大絕無可能成為美國第五十一州;丹麥首相佛瑞德里克森與川普通話火藥味十足,丹麥民眾還發起集資收購美國加州,要讓「加州再度偉大」並改名為「新丹麥」。川普大帝唯我獨尊,為了讓「美國再度偉大」而與盟友對槓的戲碼恐怕還會演下去。 川普為了「二進宮」,競選時就自信滿滿地誇口他當選之後的二十四小時之內就可以結束俄烏戰爭。如今雖然距離他當選已經超過一百天,競選支票算是跳票,但的確朝此目標跨進一大步。川普急著終結即將屆滿三年的俄烏戰爭,固然有澆熄地緣衝突戰火的盤算,但他渾身都是「在商言商」基因,當然也有「美國利益」的考量。 川普覬覦墨西哥灣,在行政命令上毫不避諱地寫著「(墨西哥灣盆地)提供了我國約百分之十四的原油產量和豐富的天然氣」;川普欲將加拿大納為囊中物,杜魯道坦言川普很在意加拿大擁有的礦產等天然資源,並且想從中獲利;川普想把手伸進格陵蘭,也和格陵蘭島上的稀土、鈾、鐵等豐富礦藏脫不了干係。烏克蘭礦藏豐富,包括稀土、鋰、鈦、石墨、鐵、鈾等等,估計高達十五兆美元;烏克蘭還是大糧倉,俄烏戰爭導致全球通膨,原因之一就在於烏克蘭的糧食。 美國共和黨參議員、川普政治盟友葛拉漢很直白地說,「美國可以跟烏克蘭建立經濟關係賺錢,當地和平對我們非常有益」。川普日前表示,希望從烏克蘭獲得五千億美元的稀土礦產;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十二日抵達烏克蘭會見澤倫斯基,目的是為美烏礦產協議舉行會談。橫看成嶺,川普越俎代庖幫烏克蘭與俄羅斯談停火,為的是和平;但側看成峰為哪樁?川普也沒想遮掩。 俄烏停火已現曙光,盤點雙方得失。到二月十二日為止,俄羅斯拿下烏克蘭超過十一點二萬平方公里領土,烏克蘭卻僅掌控俄羅斯四百五十平方公里土地,雙方差距兩百五十倍。川普幫烏克蘭談和,澤倫斯基想要回失土,但川普和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斯都表明這不切實際,川普還說烏克蘭加入北約不切實際。澤倫斯基應該吞不下這兩個不切實際,但他有本錢跟川普翻臉嗎? 還別漏了,川普現在和蒲亭麻吉麻吉,但川普「預言」烏克蘭要總統大選,澤倫斯基續任總統出現變數。就「美國優先」而言,川普應該是精算師,但澤倫斯基會不會把川普當成地面師? 台灣能從這裡面得到什麼領悟呢?

Read More

川普美國優先 中共有國際統戰空間

記者王超群∕台北報導 大陸委員會最新兩岸情勢報告指出,美國總統川普強調「美國優先」,以美國利益最大化為施政核心,可能加深與西方盟友的分歧,導致拜登政府期間逐步成形的對中圍堵出現鬆動,使中共得以利用國際統戰策略,擴展其影響力。 該報告分析川普就職後的美中關係發展,指出北京對川普及其團隊的對中立場並不抱過高期待,並已提前做好準備。報告認為,台灣議題可能成為美中關係緊張的關鍵點,川普政府可能將強化台美關係作為對北京施壓、爭取不對稱交易的手段。 此外,報告提到,北京的突破點落在美國傳統盟友對川普的不信任。川普在就職後可能重提關稅壁壘、退出國際組織及違反多邊主義的舉措,進一步加深美國與歐盟、日本、韓國、澳洲等國的歧異,這將促使這些國家重新考量是否與中國大陸全面對抗。 報告分析,美國盟友在缺乏對川普政府信任、並為未來局勢預做準備的情況下,中共將更容易運用國際統戰策略,削弱拜登政府時期建立的對中包圍網。值得注意的是,北京似乎已預見這一情勢發展,在川普就職前後皆保持守勢,未有明顯的激進動作。 報告指出,川普能夠勝選,主要來自美國民眾對其提振經濟及改善社會問題的期待,因此其施政重點將放在國內議題,所有外交決策都將以美國利益最大化為優先考量。例如,川普政府可能對TikTok問題重新調整立場,或退出部分國際組織,以強調「美國優先」原則。同樣地,對台政策與對中策略亦將遵循此邏輯運作。 報告最後強調,北京掌握西方聯盟內部裂痕,持續推動各類國際倡議,並拉攏「全球南方」國家,試圖修復與部分西方國家的關係,藉此強化自身影響力。在此背景下,北京強調的「一中原則」,恐成為其他國家與台灣互動時的前提,進一步壓縮台灣的國際空間。

Read More

王毅:美若執意打壓 中奉陪到底

記者王超群∕台北報導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十四日出席慕尼黑安全會議,談到美中關係時表示,中美兩個大國總不能起衝突,否則世界會遭殃,但如果美方執意打壓中國,中國必將奉陪到底,堅定回擊單邊霸凌行徑。 據中國外交部網站十五日發布,王毅在慕尼黑安全會議的「中國專場」致辭並回答現場提問時,作出上述表示。 王毅表示,中國對美政策保持著穩定性和連貫性,不會輕易翻烙餅,體現了大國的戰略定力和國際信譽。中美社會制度不同,是各自人民的選擇,想要改造甚至顛覆對方是不現實。 王毅表示,中國的政策是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這三個原則,中美兩個大國總不能衝突起來,否則世界就要遭殃。中方已經準備好按照這三原則,與美方構建穩定、健康、可持續的雙邊關係,找到兩個大國的正確相處之道,希望美方與中方相向而行。 王毅強調,「但如果美方不願意,執意還要打壓中國、遏制中國,我們必將奉陪到底,必將堅定回擊美方的單邊霸凌行徑,必將堅決捍衛中國的國家主權、民族尊嚴和正當發展權利。」 王毅說,「中國人從來不信邪、不怕鬼」,中國有句古話是「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還有句話是「他強任他強,清風撫山崗;他橫任他橫,明月照大江」。這是中國人的氣度、中華民族的品格。「任爾東西南北風,我自泰然處之,巋然不動」。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及香港01等媒體報導,王毅之後還開玩笑說:「這幾句話可能翻譯起來不容易,可能又會出來很多翻譯的版本。他隨即也替前不久橫空出世的中國人工智慧工具深度求索(DeepSeek)打廣告說,「大家可以相互切磋,也可以找DeepSeek來幫一幫忙。」 王毅此前與美國國務卿盧比歐通話,其後中方新聞稿稱,王毅會中表示「希望你好自為之」,外媒及中國媒體對「好自為之」的英文都有不同翻譯。

Read More

台半導體半世紀 吳誠文:助民主國家產業鏈

記者王超群∕台北報導 總統賴清德提出全球半導體民主供應鏈夥伴倡議,國科會主委吳誠文十五日表示,台灣半導體產業歷經五十年努力,政府、學界與產業攜手合作,才達成今日成就,絕非輕易取自他國。他強調,台灣願以自身為基地,協助友善民主國家發展半導體產業鏈,涵蓋晶片設計、晶圓製造及封裝測試等。 吳誠文指出,政府於民國六十二年設立工研院,賦予發展半導體的任務,進而促成新竹科學園區於六十九年成立,聚焦積體電路、光電與精密機械等科技產業。七十六年,政府支持台積電成立,使其成為全球先進製程的標竿企業,並協助國際晶片設計公司如高通、博通、超微及輝達發展,甚至促進蘋果、谷歌及微軟等系統公司研發專屬晶片。 吳誠文指出,半導體產業仰賴全球分工,各國擁有獨特優勢,例如日本專精化學品與設備,荷蘭在曝光機系統領先,美韓主導記憶體晶片,台灣則在晶圓製造與先進封裝具優勢,而美國則擅長創新系統設計。 吳誠文表示,台灣將持續投入半導體技術研究及人才培育,並與民主夥伴國家深化合作,推動全球供應鏈整合,確保半導體產業的穩定發展與技術創新。

Read More

稱入會北約才有安全保證 澤倫斯基籲建歐洲軍隊

,主張建立一支歐洲軍隊。    (路透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十五日在慕尼黑安全會議演說賣力向歐洲喊話,主張「建立一支歐洲軍隊的時候到了」,認為歐洲軍力夠強才能把美國拉住,並稱北約會員資格或另立一個歐洲安全聯盟才是烏克蘭的安全保證。 澤倫斯基一開場就提及俄軍在昨天慕尼黑安全會議開幕日攻擊烏克蘭境內車諾比核電廠防護罩,指其不只對烏克蘭,而是對全歐洲的能源安全帶來威脅,且顯示俄國並不想要和平。 澤倫斯基表示,別小看正在協助俄國的北韓軍隊,因為北韓正在學習如何打一場現代戰爭,他詢問台下許多來自歐洲政府、軍方或智庫的觀眾「你們準備好了嗎?」 他主張必須建立一支整合的歐洲軍隊,不只需要資金,也需要人員,而烏克蘭過去三年阻擋俄軍進一步挺進的經驗,以及已與歐洲國家合作製造無人機,可對此作出貢獻。他問台下,如果俄軍進犯,是否能作到烏克蘭那樣程度的犧牲抵抗和反擊。 他並強調,歐洲擁有軍隊不是為了取代美國,而是「使美國(願意)站在一個強大的歐洲身旁」。 澤倫斯基坦言,對烏克蘭提供安全保證,是俄烏戰爭走向和平的必要條件,但川普政府日前表達美國無意投入其中。他不相信沒有美國加入的安全保證,但唯有歐洲夠強大,美國才願參與其中。 他主張的安全保證是烏克蘭加入北約,或者另一個在歐洲的類似北約同盟,納入烏克蘭為同盟的邊界。 澤倫斯基被問到與川普通話,他坦言對川普先與蒲亭通話後再打給他「不高興」,但川普不打給他會更糟。

Read More

美俄和談止戰 陸樂見

記者王超群∕台北報導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與俄國展開和談,以終結俄烏戰爭。對此,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出席慕尼黑安全會議時表示,中方樂見一切致力於和平的努力,包括美俄達成的和談共識。 這是中國迄今對美俄和談的最高層級回應。此前,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曾於此前表示,中方樂見俄美在國際問題上加強對話,並重申勸和促談立場。 根據中國外交部網站十五日資訊,王毅在會議上回應外界關切,說明中國與俄羅斯的經貿合作。他強調,中俄互為重要鄰國,長期以來建立了「不結盟、不對抗、不針對第三方」的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並強調兩國有正常的經貿往來。王毅反問:「若中國不從俄羅斯進口油氣,如何保障十四億多中國民眾的需求?」 針對俄烏戰爭,王毅重申,中國並非戰爭的製造者,更非當事方,但一直積極促進對話解決。他強調,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曾提出四點主張,包括尊重各國主權與領土完整、遵守聯合國憲章、重視各方合理安全關切、支持一切致力於和平的努力,這些原則構成中國的核心立場。 王毅進一步表示,中方依據上述立場積極展開外交斡旋,並與巴西等「全球南方」國家共同發起「和平之友」小組。他強調,中方的主張是「客觀、公正、理性、務實」,已獲國際社會廣泛認可。 他呼籲各方適時參與和談進程,並特別指出,戰事發生在歐洲,歐洲應發揮更大作用,共同尋求均衡、有效、可持續的安全框架,實現地區的長期和平與穩定。

Read More

因應川普新政 朱籲賴專心面對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出席彰化新春團拜,親切地向黨員問好。(記者吳東興攝) 記者王超群、吳東興∕綜合報導 針對總統賴清德提出美國總統川普新政的因應,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十五日表示,主題應是針對美國的貿易戰及AI戰,但賴總統給出的答案很模糊。他呼籲賴政府專心面對,不要只想著如何打擊在野黨,朝野應一致努力面對國際挑戰。 朱立倫十五日出席彰化縣黨部新春團拜時表示,為因應時局,賴總統頃召開國安高層會議,國安會議主題應是針對美國的貿易戰,以及全球的AI戰,但賴總統的回答看起來像「問A答B」,只提到要增加國防預算、強化國安法制改革,以及增加對美投資、建構民主供應鏈等模糊的答案,他認為非常不專業。 朱立倫指出,相較對美貿易順差比台灣還低的日本,都已經提出要增加對美投資一兆美元,增加對美採購能源、科技產品,項目非常清楚,台灣到底該怎麼做,產業界也都希望得到答案。他呼籲賴政府專心好好面對貿易戰、AI戰,不要每天只想著政治及如何打擊在野黨,現在朝野應該一致努力面對國際挑戰。 對於去年稅收超徵創新高,國民黨立法院黨團提出全民普發新台幣一萬元,賴總統則表示,政府有更多稅收,首先要用在社會投資。 朱立倫指出,稅收超徵創歷史新高,當然可以拿來做多方用途。國民黨團提出的還稅於民,每人發現金一萬元,差不多只占整體超徵稅收的四成左右,另外六成可以拿來做社福、還債,相信大家都會贊成,這可以理性討論。且還稅於民也非首創,過去蔡政府也曾經做過。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