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王超群∕台北報導
大陸委員會最新兩岸情勢報告指出,美國總統川普強調「美國優先」,以美國利益最大化為施政核心,可能加深與西方盟友的分歧,導致拜登政府期間逐步成形的對中圍堵出現鬆動,使中共得以利用國際統戰策略,擴展其影響力。
該報告分析川普就職後的美中關係發展,指出北京對川普及其團隊的對中立場並不抱過高期待,並已提前做好準備。報告認為,台灣議題可能成為美中關係緊張的關鍵點,川普政府可能將強化台美關係作為對北京施壓、爭取不對稱交易的手段。
此外,報告提到,北京的突破點落在美國傳統盟友對川普的不信任。川普在就職後可能重提關稅壁壘、退出國際組織及違反多邊主義的舉措,進一步加深美國與歐盟、日本、韓國、澳洲等國的歧異,這將促使這些國家重新考量是否與中國大陸全面對抗。
報告分析,美國盟友在缺乏對川普政府信任、並為未來局勢預做準備的情況下,中共將更容易運用國際統戰策略,削弱拜登政府時期建立的對中包圍網。值得注意的是,北京似乎已預見這一情勢發展,在川普就職前後皆保持守勢,未有明顯的激進動作。
報告指出,川普能夠勝選,主要來自美國民眾對其提振經濟及改善社會問題的期待,因此其施政重點將放在國內議題,所有外交決策都將以美國利益最大化為優先考量。例如,川普政府可能對TikTok問題重新調整立場,或退出部分國際組織,以強調「美國優先」原則。同樣地,對台政策與對中策略亦將遵循此邏輯運作。
報告最後強調,北京掌握西方聯盟內部裂痕,持續推動各類國際倡議,並拉攏「全球南方」國家,試圖修復與部分西方國家的關係,藉此強化自身影響力。在此背景下,北京強調的「一中原則」,恐成為其他國家與台灣互動時的前提,進一步壓縮台灣的國際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