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休閒〉日本職棒朝聖之旅

東京巨蛋比賽時場內盛況。

圖與文/記者陳俊文

台灣棒球在日本東京巨蛋拿下12強賽冠軍,舉國歡騰,還有人要求總統要放假。棒球雖號稱是台灣國球,但球場設施乃至棒球文化都不及日本。台灣也僅在台北孵了一個蛋,日本不知已孵了幾顆蛋。趁旅行機會到日本看一場職業棒球賽,是一種奢華的享受,有很多人擔心門票不好買,現在已有很方便的代購服務,只不過價格貴了一些,對一心想「朝聖」的職棒粉絲來說,是一種「雖不滿意,但還可接受」的棒球朝聖之旅。

到日本看職棒,不是到現場就有門票,所以要提早未雨綢繆。東京巨蛋「季票」價格,若加入福岡軟銀會員,買門票有折扣。台灣人去日本看球,大多透過代理人代購,當然也可加入球隊的會員,好處是可以選到好一點的位置,有些球隊的商品部還販售會員專屬的商品;缺點是加入會員要付費的,每球隊收費不同,如果只是偶而「沾醬油」的,就要考慮成本效益。

東京巨蛋二樓的沙龍區可享貴賓級享受。

台灣代購日職門票的收費當然高些,今年六月去東京巨蛋看球,購買週六、TOKYO DOME二樓三壘側的位置,代價約是台幣兩千元,雖然貴了些,但這樣較有機會買到難買的比賽,如假日及兩聯盟的交流賽。

週末下午兩點開打的比賽,由於門路不熟,提早中午就到,早起的鳥兒不會迷路,但後來發現不論從水道橋站還是後樂園站下車,都不用怕迷路,因為電車上都是穿巨人球衣的球迷,跟著走就行了。球場外的商品部、飲食店擠滿人,只好跟著提早進場,花兩千元,不進去享受一下有點可惜,但發現場內的飲食部也大排長龍。最吸引人的還是球場一樓的速食店,擁有台灣吃不到的Shake Shack漢堡。

日本的球賽不像台灣在一、三壘「髮香區」有啦啦隊表演,客隊的啦啦隊被安排在左外野最角落,主隊都坐在中外野,也都只有幾面大旗,別想看到櫻花妹跳「三振舞」。

看現場比賽比不上電視轉播,不會聽到裁判Call Strike的聲音,也不會聽到球員擊中球的木棒清脆聲,但可體會數萬球迷發出「趕拔」(加油)的震撼聲音。

球賽到五局結束的中場休息,大半的人都起身到飲食部、商品部或洗手間,尤其洗手間大排長龍,誇張點說,直到六局打完,都還在人龍中排隊,因為當天巨人隊一路落後,許多球迷就在休息區「落流連」,直到球賽快結束前,都沒回到座位。

二樓內野區最上層是沙龍區,適合一群人一起看球。球場三樓是「季票區」,持一般門票者是無法進入的。季票區再分四、六、八人包廂,平均一人一年要一百九十二萬日圓,等於看一場球要花二萬七千四百日圓,相當於台幣五千多元。

東京巨人隊是日本最多球迷的球隊,每場球幾乎都是「滿園御禮」,平均一場有四萬名以上觀眾進場,但散場速度很快,秩序也不亂,日本真是個很自律的民族。

位於千葉縣的ZOZO海洋球場是羅德隊的主場地。

人氣球場

除東京巨蛋之外,再來看看幾個很有人氣的球場。

「千葉羅德海洋」(ZOZO海洋球場):從海面吹來的風經常會影響到賽事,所以特別會在記分板上有標示風向和風速。加油的時候,主場觀眾一起原地上下跳躍並哼唱戰歌,是運動量非常大、極有特色的加油方式。

埼玉西武獅 (Belluna巨蛋):位於埼玉縣西南部的丘陵,雖然從東京都前往有點距離,但可以搭乘西武鐵道前往,交通還算便利。Belluna巨蛋像是一般球場加了一個蓋子,到了球場確實理解到這個譬喻,雖然上方有一個屋頂,但基本上是開放式的,所以場內沒有空調,夏天會有些悶熱。

位於東京近郊埼玉縣的西武球場。

東京養樂多燕子明治神宮棒球場:球場就位於東京的市中心地帶,交通便利,胖胖的吉祥物「燕九郎」滑稽又逗趣,就算不是球迷也很容易喜歡上它。全場球迷一起揮傘加油的獨特光景,很值得一看,雨傘舞源於有一年燕子隊賽事不利,剛好下雨,球迷撐起傘之後球隊反敗為勝,從此雨傘舞成為該隊球迷最獨特的加油方式。

明治神宮野球場是養樂多燕隊的主場地。
台灣球迷常飛到日本看職棒,一名台灣球迷在明治神宮球場看球。
明治神宮球場有趣的開球儀式,邀請一名日本藝人穿著內褲開球。

大家耳熟能詳的日本作家村上春樹,他在看了一九七八年四月一日養樂多對戰廣島隊的開幕戰之後,決定開始寫小說,那年秋天就發表第一部作品「聽風的歌」,那一年養樂多也拿下日本總冠軍。想不到棒球也造就一位世界級大作家。

中日龍 (萬特力巨蛋名古屋):萬特力巨蛋外型像飛碟,距離市區不遠,可以從名古屋搭地鐵約二十至三十分鐘直達,無緣買票進場也可安排來此逛逛,感受一下日職的氣氛。到球場的路有一條長約三百公尺的地下道稱為「Dragon Road」,介紹中日龍的歷史、球員。中日龍隊史上曾有多名台灣球員,包括曾上過美國大聯盟的陳偉殷,此外還有曹竣揚、陳大豐、陳義信、郭源治等,國人認同感極高。

名古屋中日龍球場宛若一個大飛碟。
名古屋球場內部。(記者陳俊文攝)

場邊嬌點

酒促小姐 人體UBER EAT

日本看球最令人大開眼界的,除了聲光效果,就是酒促小姐。東京巨蛋應該有百分之九十的觀眾是巨人球迷,看球那一天後面坐了六個歐吉桑是歐力士的球迷,除了對歐力士喝采,一場比賽從賽前練習開始,他們每個人大概都喝了五杯以上的啤酒,酒促小姐大概「呷好到相報」,不同品牌酒類的酒促小姐輪流來推銷,酒促小姐不但可愛,更會做生意,歐吉桑被哄得一杯接一杯。

日本職棒的酒促小姐可說是「人體UBER EAT」。
看職棒賽喝啤酒已變成日本一種文化和日常。(記者陳俊文攝)

酒促小姐的膝蓋多半是髒的,因為她們常單膝跪下服務球迷,而且球迷要求合照也都來者不拒,但也有球場酒促小姐是不給拍的。她們背著酒桶上下跑,有如「人體Uber Eat」,除了麒麟、朝日等知名啤酒,還有酒精成份更低的飲料。

前面一對老夫婦是巨人球迷,老公一坐下就喝了一杯,買第二杯時老婆就一直碎唸,但當巨人的看板球星坂本勇人出場時,老太太就和一般年輕女球迷一樣,已忘了自己老公喝幾杯,為自己喜愛的球星熱烈加油,在日本,棒球不僅只是一種運動比賽,它也是一種社交活動和日本人的日常。

廣島球場周邊的紀念品一片紅潮。

日本職棒已七十五歲了,雖然巨人隊有最多的球迷,但關西的阪神、廣島的鯉魚和巨人是世仇,而且球迷的黏著度也很高,即便春季的熱身賽,廣島球場附近的廣島車站是一片紅潮。紅色是鯉魚隊的隊色。這幾支東西球隊的對立,彷彿四百年前德川家康的東軍和豐臣家族西軍對抗的延續,這個也是很有趣的地方。

日本職棒(NPB),分成中央聯盟(央聯)與太平洋聯盟(洋聯),各有六支隊伍。除了力拚戰績,球團方面也時常在主場舉辦各種不同的活動來吸引球迷進場,例如女孩日、球隊慶典等等。球場設計更是追求新穎多變,讓進場的觀眾都能夠擁有很棒的觀賽體驗。

東京讀賣巨人和歐力士隊吉祥物在場內對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