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部補助19校營造原民校園

學校完成家屋建置,材料皆在地取材,呈現傳統家屋樣貌。(教育部提供)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教育部為推動原住民族教育及傳承文化脈絡,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自民國一0九年起實施「營造原住民族文化學習場域計畫」,補助學校打造具原民文化意涵的校園環境。教育部國教署提到,一一三年核定補助十九校、合計新台幣逾三千六百萬元執行計畫。

桃園市僑愛國小鄰近復興區,原住民學生眾多,是桃園市都會區第一所原住民重點學校,學校以培育學生具備原民傳統技能為目標,於各教育階段融入泰雅文化課程,包括織布、建築文化等,並規劃建置家屋、望樓、穀倉、烤火寮、雞舍等,形成泰雅文化園區。

學校在建置前與耆老討論建築結構,施作以在地大自然建材為主,並採傳統建築工法,為求文化正確性,學校考究文史資料,盡可能符合部落傳統建築形式。泰雅文化園區落成後,可提供開放式教學空間,搭配校內民族文化課程使用,增加學生實際操作與體驗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