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國務院於十三日突然更新官網有關美台關係現況的內容,在事實清單刪除美國「不支持台獨」等文字,另新增「兩岸分歧應由和平方式解決,不受到脅迫,且由兩岸人民都能接受的方法」。此外,美國國務院也同時更新美陸關係現況,指控中國大陸試圖操縱及顛覆國際組織,三度提到「中共」是前所未見的用詞。
為平息川普政府的台海政策是否有變的疑慮,國務院隨即公開說明,表示這些更動只是例行性更新,不涉及對台政策的改變,也說新增對中共強烈措辭是反映對陸政策的優先事項。美國在台協會則表示,美方長期表態反對片面改變現況,而「中國是當前對台海和平和穩定的唯一且最大威脅」,並重申「美國維持遵守一中政策,這項政策是以台灣關係法、美中三公報與對台六項保證為指引,且致力維持台海和平與穩定」。
儘管大陸外交部對此表示美國向「台獨分裂勢力」發出嚴重錯誤訊號,但台灣朝野的反應卻異於大陸。我外交部說,此舉「反映台美緊密友好的夥伴關係,台灣會持續強化自我防衛能力與經濟及社會韌性」。國民黨主席朱立倫特別提到穩定兩岸關係、透過對話交流創造和平環境,是美方主要立場。民眾黨則語帶保留地回應,川普強調美國利益優先,仍須進一步觀察局勢變化。
誠如前外交部長程建人所言,美國歷任政府描述台海政策常會有不同措辭,「不支持台獨」在歷年時有時無,不必作過度解讀,而且刪除「不支持台獨」並不代表支持台獨。換言之,台灣或許可將此視為國務卿盧比歐的友台表態,卻不能僅憑美方刪除「不支持台獨」文字,就誤以為川普政府將大幅改變美方長年的台海立場。
從其他角度來看,美國刪除「不支持台獨」、作出「由兩岸人民都能接受的方法」表述,是否意味著美國其實知道刪掉這些文字,台獨還是行不通,卻可向北京表達對其脅迫手段的不滿?其次,當美國支持台海未來由兩岸人民共同決定,豈不等同中國大陸對台灣前途也有發言權?若是,此更新難道不是打臉民進黨嗎?再者,川普政府雖然強調兩岸分歧應由和平方式解決,但依舊依循其「一中政策」,是否也間接駁斥賴清德的「兩岸互不隸屬」論調?
另外,最新的美台關係事實清單還提到,持續支持台灣「有意義地參與國際組織,包括在適當情況下成為正式會員」,較舊版的語氣與強度更高,顯然是希望能更積極鼓勵各國提高支持台灣擴大國際參與空間的力道,似乎也不再堅持台灣只能加入非主權國家為條件的國際機構。
就現況而論,得以讓台灣參與國際組織活動的機會,首先是今年五月的世界衛生組織大會(WHA)。雖然川普總統已簽署退出世衛組織(WHO)的行政命令,但若華府能趁最後一年帶頭連署、甚至要求世衛接受台灣以觀察員身份與會,將對台灣的國際地位帶來正面的骨牌效應。
然而,必須如實指出,如果美國不改變其「一中政策」,兩岸就根本就沒有「一中一台」或「兩國論」的空間,所以刪除「不支持台獨」的意義並不大,決定權還是在華府手裡,端賴美方政府如何看待美陸關係良窳而定。台灣固然需要美國及重要國家的支持,卻也不能忽略大國博弈對台灣的影響。唯有務實謹慎以對、步步為營,不卑不亢應對變局,台灣才能求取最大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