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吳東興∕大村報導
台中區農改場去年產業對接之研發與輔導成果豐碩,計完成四項新品種命名及取得甘藍台中三號品種權,另有五項專利、三十四項技術授權供國內農產業運用,共獲得國家新創獎等十四個獎項,有十七位人員獲得表揚。
該場完成蕎麥台中七號、文心蘭台中六號、石斛蘭台中八號、芒果台中二號等四項新品種命名,並取得甘藍台中三號品種權;取得合生元組成物及其應用於治療代謝疾病與改善腸道菌群失衡的用途、智慧化控制作物補光方法與系統、栽培盆翻轉裝置、植物採摘裝置、植物篩選裝置等五項專利。
另外,取得水稻台中秈一九九號種子繁殖與優質生產技術、木黴菌TCT八八八製劑在禽舍墊料應用與農畜剩餘物質堆肥化技術等三十四項技術授權供國內農產業運用,供應作物種原生產面積二萬二千六百零六公頃,辦理葡萄氰滿素催芽優化技術田間觀摩會推廣逾二千人次。
該場人員去年更囊括,包含農業部研發成果管理運用獎優良管理單位、華藝數位公司二0二三年度,台灣學術傳播獎期刊組生物農學類「最佳下載獎」、國家新創獎、國家新創精進獎、優秀農業教育及推廣人員獎、學會競賽及學會成就獎計十四個獎項,共十七位人員獲得表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