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當大罷免潮啟動之際,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公開聲稱,賴清德總統早就對大罷免知情,並且會在關鍵時刻壓軸登場、出面號召,時間最晚是三月三日,之後「大罷免就會大成功」。這番言論充分顯示,賴清德先前對大罷免持保留的表態,其實只是跟柯建銘分別扮黑白臉;如今賴清德的假面具雖然被老柯戳破,但可以預見,大罷免還是會按照民進黨的劇本走。
按照柯建銘的說法,大罷免是「國家重建的過程」,目前大罷免是在累積大民意,「總統在適當的時間再出場,震撼力才會大」;對於外界關注發起大罷免前是否先與賴清德談過?柯建銘不但明確指出「我難道要做這種大事,沒有跟總統、行政院長溝通?」同時強調,他跟賴清德和卓榮泰之間默契很夠,「怎麼設定議題,把議題轉到旁邊、再翻盤,都有橋段的。」他並透露,「最晚是兩個星期後的週一」,賴清德一定會在總統府裡面開記者會,之後大罷免就會大成功。儘管總統府方面隨即表示「總統並無相關規劃」,但已引起外界熱議。
賴清德在大罷免行動提出之前究竟知不知情?答案顯然是肯定的!
首先,以柯建銘政治歷練之深,當然了解大罷免影響之大與後果之嚴重,要做這種大事之前,他自然要跟賴清德報告,跟卓榮泰商量;其次,雖然賴清德至今並未對是否支持罷免明確表態,但他也從未否認事前知情。換言之,大罷免絕對不會只是柯建銘的個人主張。關鍵的問題是,賴清德對大罷免究竟是支持?反對?還是保留?
從民進黨立委最先對大罷免行動呼應不多,可以看出當時他們認為賴清德對此持保留態度,所以多半不願蹚渾水;然而,目前民進黨立委幾乎已經全部參與,這表示他們已經接到明確訊息,賴清德其實支持大罷免;這件事固然不能排除柯建銘「假傳聖旨」的可能性,但身兼黨主席的賴清德如果真的反對大罷免,豈會容忍柯建銘號召民進黨公職人員全體動員?又怎麼可能讓柯建銘一再對外放話而默不作聲?
毫無疑問,賴清德對大罷免不但事前知情,而且支持。他之所以沒有明確表態,是因為他、卓榮泰、柯建銘當中至少一人考量「如果總統一開始就先站出來,藍白一定會抹黑」,而且「最大咖出場一定要放在壓軸」。賴清德之所以一直沒有明確表達支持罷免的立場,既是刻意展現總統超然態度的面貌,也是意圖保留迴旋空間。這也就是說,先讓柯建銘測風向,賴清德看情勢演變再決定是否對大罷免明確表態支持。
民進黨這種「跋輸筊不認輸」的做法,顯然並沒有得到多數民意認同。最近的一家民調顯示,僅有百分之十七點八的受訪者認為有必要罷免該選區立委,百分之七十二點一的民眾表示沒有必要;另一家民調則顯示,只有百分之二十七點七的民眾贊成罷免國民黨區域立委,百分之六十八不贊成。但民進黨仍然堅持要蠻幹到底,主要就是鎖定幾個當初以微弱多數當選的國民黨立委,希望藉由未修法前不合理的選罷法規定,鼓動綠營群眾傾巢而出,從而達到罷免重選目的。
如此做法當然會造成地方紛擾,社會動盪,更將浪費公帑,在政壇上打滾那麼久的賴清德,豈會不知這些道理?為什麼非要讓朝野政黨持續惡鬥?難道罷免就能達到朝野和解的目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