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進大阪世博民團發起台灣自己館

大阪世博將舉行,民間團體發起「台日共丸」活動,進行文化行動。(記者林雪娟攝)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世界博覽會四月將於日本大阪舉行,全世界多達一六0個國家、地區參與,卻無中華民國和台灣字眼,上百個民間團體以「台日共丸」為概念,發起自力打造「台灣自己館」行動,透過建築、藝術對話及文化旅行活動,並發起「台灣榮光」巡迴計畫,除走出去交朋友,也鼓勵世界旅客體驗台灣的生態旅遊。

「丸」源自日文「船」,象徵台灣與日本攜手同行,航行大阪世博主場館和瀨戶內海,穿梭國際潮流,體驗文化互動和共同創造精神。

二十二日舉辦大阪世博「台灣自己館」及「台灣假期」行動聯盟出發記者會。前台文館長鄭邦鎮跪在地上豪邁揮灑,以蒼勁有力書法寫下「台灣自己館」,為前進大阪世博會暖身。鄭邦鎮表示,他們要點燃聖火,以民間為主體,與國際社會往來,透過參與盛事,讓世界看見台灣。

大阪世博將舉行,民間團體發起「台日共丸」活動,進行文化行動。(記者林雪娟攝)

活動預計募集兩千三百支「龍骨」木構梁柱的協力打造方案,以每支萬元認養贊助,除象徵台灣兩千三百萬人民,在瀨戶內海周邊推出晶片式的小型立體結構展間,介紹台灣的歷史文化、音樂、文學等,也對應大阪世博的世界最大木構造建築,並推出文化旅行團,除帶領民眾參與盛會,也希望邀請至世博的各國遊客至台灣參訪,讓「台日共丸、台日共玩」。

活動也策劃「台灣的榮光」展覽,希望能在日本尋找場館,展出藝術家黃土水、陳澄波、蒲添生、李仲生、蕭勤、方惠光、楊英風作品,讓世界看見台灣藝術,而藝術家林舜龍作品今年度也將於瀨戶內海藝術季永久設置,另規劃台灣頭家攝影展、台灣音樂週等活動。

主辦單位表示,終極目標是二0三五年能舉辦台灣博覽會,讓此次大阪世博成為台灣的廣告大看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