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提大法官 藍委籲先換審薦小組

記者王超群∕台北報導

國民黨立委許宇甄二十二日針對總統府大法官提名作業表示,總統府讓各界推薦人選時間僅到三月三日,時間倉促,質疑賴清德總統是否已經內定人選,這場舉薦是否只是一場政治過場戲,甚至懷疑民進黨可能藉由提名作業,推出政治色彩鮮明的「綠友友」人選,若遭立法院否決,恐為賴清德推動全國大罷免架樓梯、搭舞台。

許宇甄指出,過去幾年,民進黨為了政黨利益,濫用提名權,讓憲法法庭成為「一言堂」,踐踏民意、霸凌民主。她批評,由單一政黨提名通過的大法官,已對憲政秩序造成嚴重傷害,因此立法院修訂《憲法訴訟法》,避免民進黨利用憲法法庭擴權,防止台灣陷入「民主獨裁」的憲政危機。

許宇甄強調,去年七月總統府成立大法官提名審薦小組,但該小組推出的人選因政治色彩濃厚,加上民進黨團內部自相砍殺,導致所有人選遭立法院否決。她認為,若不先撤換提名審薦小組,難以找到真正超然公正、獨立自主的大法官人選,呼籲賴清德總統應先更換審薦小組,為國人舉薦公正嚴明的大法官。

許宇甄推估,若總統府在三月底將新人選送交立法院進行同意權審查,立法院需依程序召開公聽會、審查會,並完成審查報告及記名投票,整個流程至少需一個月。若新提名人選仍具高度爭議,恐將被立法院否決,時間恰逢民進黨推動大罷免二階段連署作業的最後關鍵時刻,讓人懷疑總統府是否藉此為罷免案鋪路。

針對許宇甄的質疑,民進黨立法院黨團幹事長吳思瑤回應,賴清德總統是為維繫國家憲法機關正常運作,依法啟動大法官提名作業,過程公開透明,呼籲外界不應預設立場與結論。她強調,大法官人選應彰顯司法獨立性,超越政黨政治,部分人士的泛政治化指控並無必要。

總統府表示,目前司法院大法官,包括院長、副院長,共有七席缺額,為維持憲政機關正常運作,賴清德總統已敦請去年審薦小組委員,包含副總統蕭美琴、司法院前院長賴英照、司法院前副院長謝在全、前大法官林錫堯、全國律師聯合會前理事長陳彥希,繼續協助大法官提名作業,並歡迎各界踴躍推薦或自薦合適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