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府城廣角鏡 〉誰殺了伊藤博文?是安重根?(上)

玄彬希望透過電影《哈爾濱》讓台灣觀眾理解對韓國獨立有重大貢獻的英雄人物安重根。(網銀國際影視提供,中央社)

賈忠偉

為了宣傳二0二五年一月二十九日上映的電影《哈爾濱》,韓國影星玄彬特別在二0二五年一月十五日來台北參加電影特映會,這是玄彬睽違五年後再度來台。接受訪問的時候,玄彬表示,希望透過電影《哈爾濱》讓台灣觀眾理解對韓國獨立有重大貢獻的英雄人物|安重根與韓國獨立軍的奮鬥歷程。玄彬強調,這對我來說是非常充滿紀念性的一刻。

二0一三年六月二十七日,時任韓國總統的朴槿惠(二0一七年三月十日遭韓國憲法法院彈劾下台,成為韓國憲政史上第一位因彈劾而下台的總統)與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簽署《中韓面向未來聯合聲明》。隔天,朴槿惠特別向習近平表示,希望中國大陸方面能在哈爾濱火車站豎立「安重根紀念碑」,習近平隨即指示相關單位研究設置事宜。

但此消息卻遭日本方面的強烈抗議,由於日本一直指責安重根是「暴徒」和「恐怖分子」,因此時任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二0二0年九月十六日出任日本總理大臣)在二0一三年十一月十九日的例行記者會上對韓國在中國大陸哈爾濱車站建設安重根紀念碑的計畫表達強烈不滿:「我們已經向韓國傳達日本認為安重根是罪人。儘管如此還出現這一動向,這不利於日韓兩國關係」

儘管有關設立安重根紀念碑的風波不斷、區域戰略的合縱連橫陰謀論也甚囂塵上,最終中國大陸政府不但在黑龍江省哈爾濱火車站內當年刺殺伊藤博文的月台上清楚地標注了「安重根擊斃伊藤博文事件發生地,一九0九年十月二十六日」,同時也在哈爾濱火車站內建了一座「安重根義士紀念館」。

伊藤博文生於一八四一年,是明治維新的重要功臣之一,一八八五年至一九00年,他成為日本君主立憲後的第一位內閣首相,前後四次拜相-任總理大臣並兼任貴族院、樞密院議長等職,同時還組織政友會,自任總裁,因此有日本的俾斯麥(一八一五-一八九八)之稱。

一九0九年十月,時任樞密院院長的伊藤博文奉命前往中國東北與俄羅斯帝國財政大臣弗拉基米爾‧尼古拉耶維奇‧科科夫佐夫(一八五三—一九四三)商談劃分遠東勢力範圍,隨行的有室田義文(貴族院議員)、村田惇中將(築城本部長,前韓國統監府配屬武官,畢業於舊制陸軍士官學校第二期)、古谷久綱(樞密院議長秘書官)以及醫師小山善、漢詩詩人森槐南(森泰二郎,宮內大臣秘書官)等人。

十月二十六日上午九點,當伊藤乘坐的火車抵達哈爾濱車站後,科科夫佐夫立刻進入車廂迎接伊藤,兩人先在車廂內寒暄。之後,一起步出車廂並在月台檢閱俄國駐守當地的儀隊,大約在九點三十分時遭埋伏在車站人群中的朝鮮愛國志士安重根(一八七九—一九一0)連擊數槍身亡,安重根後來被判處死刑。一九一0年三月二十六日上午九時,安重根在旅順監獄內被絞死。

(作者為文史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