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翁聖權/新營報導
去年颱風造成數千蚵棚毀損,蚵農損失慘重,經過中央補助經費整修後,今年牡蠣復養效果良好。目前已進入盛產季節,農業局與南市區漁會廿六日上午在民治市政中心大廳推出「臺南蚵」產地品牌標章,推廣在地餐廳的牡蠣風味料理。
農業局長李芳林表示,台南為台灣牡蠣養殖重要產區,近來遭境外進口牡蠣低價競爭,加上去年颱風造成數千蚵棚毀損,蚵農損失慘重。為協助復養及行銷牡蠣,農業局與南市區漁會推出「臺南蚵」產地品牌標章,推廣在地餐廳的牡蠣風味料理,以區隔市場,提供消費者優質、安全的國產牡蠣食材選擇,希望台南蚵產業再創新藍海。
市府也輔導蚵農加入水產品生產追溯制度,民眾掃描產品上的追溯條碼QR Code,便能查到產品及生產者資訊,目前有近一百六十戶申請加入,數量持續增加中。
南市區漁會總幹事林鈺昕指出,南市的蚵約九成已取得水產溯源,漁民藉由標章可開發更多銷售管道,甚至自行網路販售。區漁會下一步會開發統一包裝,以利漁民銷售、增強品牌印象,未來長遠的目標則是做產地認證,讓消費者更信任「臺南蚵」品牌。
去年十一月康芮颱風襲台,造成淺海浮筏式牡蠣養殖共一百七十九戶五千七百一十六蚵棚毀損,蚵棚懸掛八十四萬串蚵苗亦因颱風滅失。經市長黃偉哲與立委陳亭妃、林俊憲、賴惠員等民代向農業部爭取災後輔導產業復養,漁業署與南市府共補助每棚六千元,目前牡蠣復養效果良好,期望能重歸往日榮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