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傅希堯∕綜合報導
國內近年頻傳工廠火災事故導致勞工死亡或受傷,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訂定高風險工廠火災爆炸危害預防指引,協助高風險作業的中小企業進行危害辨識與風險評估。
勞動部指出,一一二年發生明揚國際屏東廠大火,疑似因廠內有機過氧化物過量及不當儲存引發劇烈爆炸及起火,造成六名勞工及四名消防員不幸罹難;今年初遠東新世紀化學纖維總廠也疑因熱煤油洩漏後引起火災爆炸,造成二名勞工死亡及十九名勞工受傷。
職安署表示,為讓工廠對於火災爆炸預防更有意識,已訂定高風險工廠火災爆炸危害預防指引,協助中小事業單位就工作場所中容易發生火災爆炸設施及作業或環境,能有效評估火災爆炸潛在危害因素、確認現有防護設施有效性等。
職安署指出,重大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於事業單位未能落實法規要求的危害辨識、評估及控制,因而不能有效辨識造成火災爆炸危害因素,因此指引希望協助企業可以做好風險評估。
職安署表示,指引包含協助企業先進行危害辨識,後續再針對擁有的高風險設備像火爐、煙囟、加熱裝置、使用自燃性物質設備,及高風險作業像是熔接、熔斷作業;作業場所有易燃液體蒸氣、可燃性氣體或爆燃性粉塵、可燃性粉塵滯留;灌注、卸收或儲存危險物於化學設備、槽車或槽體等作業;金屬粉末拋光研磨作業;攪拌作業等可能發生危害協助進行火災預防管理。
職安署指出,今年預定辦理一千餘場次之火災爆炸高風險工廠檢查,提醒高風險工廠企業應依照預防指引防範火災爆炸事故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