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川澤互嗆 賴政府應為台灣尋求最大利益

川普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的白宮會談竟以爭吵收場,令人擔憂川普一面倒向蒲亭將對中國大陸傳遞錯誤訊息。(路透)

美國總統川普與俄羅斯總統蒲亭通話後的俄烏情勢驟變,引發歐盟及其他地區民主夥伴的高度警惕,深怕過去三年對抗俄羅斯的民主同盟瞬間瓦解。更麻煩的是,當川普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的白宮會談竟以爭吵收場的時候,歐洲國家紛表對烏國的支持不變,但傳出白宮不打算再軍援烏克蘭的消息,更令人擔憂川普一面倒向蒲亭將對中國大陸傳遞錯誤訊息。

關於台海情況,川普近期被問到是否會阻止中共解放軍對台動武,只說「我從不對此發表評論,因為我不想讓自己陷入那樣處境」,還說「我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關係很好」。美國國務卿盧比歐則重申多年的美方立場,反對任何強行或脅迫改變兩岸現狀,並表示美國有能力履行承諾,防止共軍犯台的情況發生。

《紐約時報》二月底報導,台灣相當關切川普站隊蒲亭、背棄烏克蘭的最新後續發展,「不禁開始憂心面對中國威脅時,是否過於依賴美國支持」。該評論還提到,川普尖銳批評澤倫斯基已掀起台灣內部熱議,並點出台灣曾屢遭美國背叛,而川普顛覆現行政策也讓台灣在內的美國夥伴被迫重新評估本身處境,因為美俄交易並未邀請烏克蘭,已加深台灣對美國的質疑。

對此,受訪的國安會秘書長吳釗燮迴避該問題,只強調「台灣了解必須加強軍力,我們的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這番話與他在蔡英文政府擔任國安要職的語氣與口吻截然不同,顯然川普的突然轉向與澤倫斯基的處境,都讓賴清德政府置身於狀況外,甚至不知該如何應對最新情勢!就像美國國務院日前刪除「不支持台獨」文字一樣,賴政府根本無法理解川普政府的台海政策思維及方向,只能被動等待情勢變化。

事實上,川普是延續美國長年「戰略模糊」的台海政策,維持美方的主導地位,不讓兩岸現狀被兩岸任何一方片面改變。但美國雖仍關切台海和平穩定,川普卻不願公開承諾協防台灣,難免會引發「疑美論」或「棄台論」熱議的延燒。

華府智庫「國防重點」軍事分析主任卡瓦納與「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資深研究員沃海默,近日在美國《外交事務》雜誌發表題為「台灣迷思,美國策略不應寄託在一場無法獲勝的戰爭」專文。他們提到,倘若台海爆發衝突,美國總統必然面臨應否為台而戰的巨大壓力,因此任何總統應該避免讓美國直接捲入台海衝突的災難性後果,藉此維持美國在亞洲的穩固戰略地位。

這篇堪稱是最新「棄台論」的評論雖說並非美國官方政策,卻也代表了部分美方人士對於美陸競爭、甚至衝突之後的擔憂,認為鼓吹台灣重要性無法應對中國大陸日益增強的軍事力量,因此美國必須為最壞情況做好準備,至少不該讓美國的霸權地位及領導威信受到影響。這種以「美國利益優先」的基調確實符合川普思維,是否會對其印太政策造成實質衝擊?台灣不可自恃民主價值就輕忽國際現實。

賴總統近期向國人信心喊話,強調「台灣是棋手、不是棋子」,但整個國安團隊至今仍看不到大國博弈政治之下,小國必須承受的無奈與無助。台灣民眾當然不希望上演「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因此賴總統應以澤倫斯基為戒,嚴肅思考如何在強化台美互信之際,亦能消弭台海風險,才能為台灣爭取最大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