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處於高壓環境 當心皮蛇上身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帶狀疱疹俗稱「皮蛇」,台灣約每3人就有1人可能罹病。醫師指出,皮蛇是一種侵犯神經的病毒,會沿著神經擴散,導致劇烈疼痛,影響可能持續數月甚至數年。長期處於高壓、工時長、睡眠不足的職場族群,屬於罹病高風險族群之一,呼籲民眾應重視帶狀疱疹的預防,避免讓疾病趁虛而入。

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新光醫院感染科醫師黃建賢表示,帶狀疱疹是由同樣會引發水痘的「水痘-帶狀疱疹病毒」所引起,平時潛伏在脊髓神經節,等患者免疫力下降時,便可能誘發帶狀疱疹的發生。

根據疾管署報告指出,台灣民眾一生中發生帶狀疱疹機率約為32.2%,等於每3人就有1人可能皮蛇上身。尤其帶狀疱疹發病初期可能沒有明顯皮膚症狀,僅感覺局部疼痛,因此容易被誤認為是肌肉痠痛或過度勞累,導致錯失治療時機。

隨著病程進展,疼痛區域的皮膚會出現紅疹與水泡,此時疼痛感可能進一步加劇,甚至引發併發症,恐影響視力或顏面神經。帶狀疱疹引起的疱疹後神經疼痛還可能持續數月甚至數年,嚴重影響生活品質,也會導致免疫力下降,進而增加帶狀疱疹復發風險,形成惡性循環。

現代職場競爭激烈,高壓與長工時已成為許多行業的常態。黃建賢說,根據國外研究,以感知壓力量表(PSS)調查發現,中度壓力者罹患帶狀疱疹的機率恐增加14%。在台灣,根據2024年一項調查顯示,台灣最爆肝行業依序為工程師、醫護、客貨運司機、警消、保全、影視從業人員;而醫師、律師、會計師「三師」專業人士亦屬於長期高壓的一族。

黃建賢指出,若經常面對高壓狀態、工作時間不固定、日夜顛倒或睡眠不足,會削弱免疫系統功能,進而可能造成帶狀疱疹的高風險因子。建議應適時檢視身體及心理健康狀態,並與醫師討論行動方案,如改善睡眠品質、適時舒壓或接種疫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