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盧萍珊∕北門報導
二十年前在地方極力保護下免除被廢校的北門區雙春國小,經校方與地方努力下獲獎連連,辦學績效獲各界肯定,但仍無法逃脫少子化詛咒,面臨廢校命運,儘管地方十分不捨,但連神仙都救不了,只能眼看學校被廢。
雙春國小原是蚵寮國小分班、分校,在民國四十八年獨立設校,距今已有六十六年的歷史,學區內居民多以經營魚塭,從事養殖魚類為主,但隨著偏鄉人口外流,學童人數也跟著驟降,早在台南縣政府時代,民國九十二到九十四年間,當時縣府就以全校學生人數不足六十人為標準,逐步將未達標學校裁併,雙春也名列其中。
當時地方極力反對陳情,希望保住學校,如願留下學校後,在地的永安宮給予校方協助、熱心民眾也提供魚塭供學校辦理食漁教育體驗,校長林佑霖以生態性、社區化,推動海洋教育,發展具有雙春特色的課程,並配合社區整體營造,希望藉由觀光生態的行銷,促進地方經濟發展及人口回流,讓社區與學校維持雙贏。
校方辦學成績獲一一二年度全國戶外教育暨海洋教育模組與教學案例徵選國小教學案例全國優等、教育部戶外教育成效卓著獎全國個人貢獻獎、一一三學年度「Best Education-KDP 2024全國學校經營與教學創新國際認證獎」榮獲標竿首獎、優等佳績。
只是好成績並非保留學校的標準,在地民眾紛表示,學校很努力辦學,但沒有受教的學生,真的連神仙也救不了,二十年前躲過廢校一劫,沒想到二十年後再度面對,希望現有校址可以有效利用活化,千萬不要閒置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