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康子仁∕台北報導
美國眾議院委員會通過「不歧視台灣法案」,要求支持台灣加入國際貨幣基金(IMF)。提案議員金映玉指出,台灣不需要是聯合國成員才能加入IMF。事實上,科索沃並非聯合國一員,但已經是IMF成員超過十年。
金映玉說,IMF致力推動貨幣合作、匯率穩定及促進國際貿易成長,卻將台灣這樣的經濟強權排除在外「實在荒謬」。
法案中也列舉台灣應加入IMF的數個原因,包括台灣雖非IMF成員,但已是世界貿易組織、亞洲開發銀行和亞太經濟合作會議的一員。

「不歧視台灣法案」出了委員會後必須獲眾議院全院通過,參院再通過文字一致的版本,送交白宮交由總統川普簽署才正式生效。
另外,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二月二十八日和美國總統川普爆發激烈爭執後,白宮決定停止軍援烏克蘭,美國眾議員擔心,會影響台灣對美承諾的觀感,也牽動美國與盟邦維持統一戰線抗中的能力。
前白宮官員杜如松也提出警告,北京會把美國停止援助烏克蘭視為「白宮未來將切斷對台援助」的訊號。

聯邦眾議院國土安全委員會針對「因應中國共產黨對美國國家安全的威脅」議題召開聽證會,民主黨眾議員波和史沃威爾在會中一致對美國暫停烏克蘭軍援和情報共享機制表達憂心。波表示,烏克蘭充當俄羅斯進一步推進歐洲的屏障,而從武器到衛星數據,烏克蘭依賴美國支持來持續戰鬥,美國不能在此刻拋下烏克蘭。
前白宮國安會中國與台灣事務資深主任杜如松指出,中國密切關注美國在烏克蘭的一舉一動。如果美國決定削減對烏克蘭的援助,「他們會非常高興」,因為這代表美國不會援助台灣。此外,美國對烏克蘭或加拿大的作為,可能使美國更難團結盟友和夥伴,共同應對中國挑戰。
眾議員史沃威爾則設想台灣將如何看待美國停止援助烏克蘭,「如果你是台灣,你應該非常擔心我們可能會拋下烏克蘭戰場上的朋友」、「如果你是台灣,你可能會自問,美國能否建立聯盟來真正保衛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