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佳伶∕新營報導
不少中、老年人受退化性膝關節炎困擾,中醫將退化性骨關節炎列入「骨痹」範疇,中醫治療退化性膝關節炎,常見以針灸、推拿,搭配中藥內服外敷來疏通經絡和改善膝關節功能,提醒民眾適當運動是緩解膝蓋疼痛的重要手段,不僅可幫助活動膝關節、強化周圍肌肉,也能逐步強化膝蓋的活動能力。
柳營奇美醫院中醫部醫師曾裕芳表示,退化性膝關節炎有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原發性與患者的年齡有密切關係,多見於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群;繼發性多由於創傷(膝、骨、半月板、膝關節脫位等)、關節畸形(膝內翻、外翻)、關節病變(炎性關節病變,內分泌紊亂,缺血性壞死)等造成膝關節過早的發生嚴重的退化性改變。
他說,退化性膝關節炎的臨床表現包括,膝關節會疼痛,尤其在運動後加重,休息後減輕;伸屈膝關節受限,行走會不方便,下蹲困難,上、下樓梯疼痛明顯,或突然活動發生刺痛,常伴有軟腿欲跌;膝關節伸直到一定程度會引起疼痛,伸屈過程中發出響聲,嚴重時會出現下肢肌肉萎縮,還可能出現關節積液,併發滑膜炎。
他表示,中醫將退行性骨關節炎列入「骨痹」範疇,認為人到中年,肝腎不足,氣血失調,筋骨失其濡養,加之外傷、勞損及感受風寒濕邪,使痰瘀內停,脈絡不通,筋骨失養而發病。
中醫治療退化性膝關節炎,以針灸治療來疏通經絡、調理氣血,推拿治療可解除肌肉痙攣、減輕疼痛、鬆解關節周圍軟組織的粘連,改善膝關節功能;還可搭配中藥內服外敷,採用補益肝腎、調理氣血、活血止痛、祛風散寒的中藥內服治療;外敷採用活血通絡、消腫利水的藥物,達到止痛目的。
曾裕芳提醒,退化性膝關節炎是可以及早預防與治療,平日適當的運動,是減緩膝蓋疼痛的重要手段,並且能在加重關節負擔卻不增加壓力的情況下,幫助活動膝關節、強化周圍肌肉,逐步強化膝蓋的活動能力,年輕時就應該開始保養膝關節,以免老來膝關節軟骨磨損嚴重,影響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