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子爺公聖誕 敬茶改可樂

拜童子爺公,以可樂取代奉茶。(記者陳俊文攝)

記者陳俊文∕台南報導

每年農曆二月十二日是「童子爺公」聖誕,專祀童子爺公的首邑縣城隍廟,迎接契子們返廟祝壽,並在廟前設「造橋過限」儀式,雖然是正常上課日,仍有很多家長帶小朋友來廟參加,還有媽媽背著小娃娃前來參加造橋過限儀式,祈求童子爺保佑健康長大。

北區縣城隍廟泥塑的「囝仔仙」童子爺公,有二百多年歷史,二百多年來領有很多契子契女,據廟方資料,少說已有六千人以上,每年神明聖誕,廟方委員會除正規祝壽之外,契子契孫們都會返廟燒個香、奉點金帛祝守護神「生日快樂」。

縣城隍廟泥塑的童子爺公,此為男童。(記者陳俊文攝)

據傳,童子爺、囝仔仙、虎爺都是兒童的守護神,但很多人不識童子爺,相傳祂也是玉皇大帝派遺下凡輔佐城隍爺保護兒童的守護神,一如張天師跟前的劍童和印童,但有專祀並祝壽的只有縣城隍廟的這一對「小寶貝」。

縣城隍廟的童子爺公,一男一女,身高約三十公分,由於是泥塑,體重足足三十公斤,男戴太子帽,右手持令牌、左手握龍珠;女戴鳳冠,兩童服飾下均留一口袋,很多民眾會放零用錢讓他們去買些糖果餅干。往年生日還有人獻金牌,但金價飆漲後,現在沒有人會獻金牌了。

童子爺公的女童。(記者陳俊文攝)

早期因為小孩子難養,會來拜童子爺,認契之後,能終生保平安,一路護持到孩子長大成人。

縣城隍廟童子爺公聖誕,廟前請法師辦理造橋過限儀式,還有信徒寄附布袋戲和歌仔戲,讓童子爺公歡喜看戲過節。

除縣城隍廟專祀之外,附近還有民家也分靈童子爺回去拜拜,執事之一的洪紹閔弟弟就認契童子爺公,昨天家裡供桌上擺滿供品,最重要是小朋友不喝茶,所以桌上敬的是可樂,這也是其它神明少見的敬茶之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