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宜蘭縣頭城鎮公所於二十餘年前,向內政部爭取三千九百多萬元經費,於第五公墓(百合陵園)興建火化爐,復於民國九十五年已興建完成,因附近居民強烈抗議,完工後遲未啟用,成了「養蚊子設施」,內政部要追討工程款,鎮長蔡文益十二日說,他於日前前往內政部協調結果,內政部已同意讓公所歸還一千八百萬元結案,公所決定於五月,鎮代表會召開定期大會提案建請代表會支持通過。
蔡文益強調,內政部補助第五公墓興建火化爐經費案了結後,公所計畫在第五公墓興建納骨廊等設施,後續向內政部爭取經費補助,方能獲得內政部支持。
頭城百合陵園提供土葬區、納骨堂及火化場、靈堂、停車場等設施服務。據了解,火化場是由鎮公所在民國九十二年及九十四年,向內政部爭取三千九百七十六萬元經費,於九十五年就已興建完成。
但因附近居民強烈抗議,認為會對環境與空污造成影響,致遲遲未啟用,成了「養蚊子設施」,鎮公所向審計室申請報廢,結果竟發現,火化爐二十餘年來,未曾燒化過遺體。審計室要求鎮公所說明,內政部也要追討補助的近四千萬元工程款。還被審計單位糾正督促改善及內政部提報為列管項目。
蔡文益說,他日前率相關人員赴內政部表達歸還火化爐經費之誠意,但原火化爐經費已支出,全額歸還,以公所財政的確有困難,爭取讓公所歸還一半一千八百萬元,終獲內政部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