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篩檢資格擴大 吸菸者應把握機會

肺癌篩檢資格擴大,吸菸者應把握機會,陽明交大醫院胸腔內科張均輔醫師說,戒菸與篩檢同樣重要。(陽明交大醫院提供)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肺癌為國人癌症死亡率第一名,透過低劑量電腦斷層篩檢,可大幅提高早期發現率,自二0二四年一月一日起,國民健康署擴大公費肺癌篩檢範圍,讓更多高風險族群能夠及早發現肺部異常。新制調整包括:家族史篩檢年齡男性調降至四十五至七十四歲,女性為四十至七十四歲;吸菸者標準放寬,從原本的一年三十包(每日吸菸包數×吸菸年數)降至一年二十包,篩檢年齡則維持五十至七十四歲。這項新政策讓更多有肺癌家族史或長期吸菸者能夠獲得篩檢機會,早期發現、及時治療,提高存活率。

陽明交大醫院胸腔內科張均輔醫師表示,吸菸與肺癌的關聯早獲醫學證實,香菸煙霧含約七十種致癌物,除肺癌外,還會增加多種癌症風險。長期吸菸者罹患肺癌風險比不吸菸者高出廿五倍,且吸菸時間越長、量越大,風險越高。他提醒,二手菸同樣危害健康,家中有吸菸者的配偶或子女,肺癌風險比未暴露者高兩倍。

張均輔強調,戒菸雖然是降低肺癌風險的最佳方法,但無法完全逆轉肺部的傷害。戒菸一年後,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減半;戒菸五年後,肺癌風險開始下降,但仍高於從不吸菸者;戒菸十至十五年後,肺癌風險降至非吸菸者的一點五至二倍。即使戒菸多年,仍無法完全消除肺癌風險,因此曾吸菸者應該定期接受低劑量電腦斷層篩檢,以確保健康。

陽明交大醫院以一名六十二歲的王先生為例,吸菸超過三十年,五年前成功戒菸,以為肺癌風險已經大幅降低。然而,當他發現自己符合新制篩檢資格後,決定接受LDCT檢查,意外檢出早期肺癌。所幸診斷及時,他順利接受微創手術,未發生癌細胞擴散,現已恢復良好。他感嘆:「如果沒有篩檢,可能錯過黃金治療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