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祖月中暑急救 清除體內熱邪

刮痧方法,塗上乳液後,沿著頸椎兩旁的肌肉曲線,由上往下、由內往外,單方向的刮。(記者湯朝村翻攝)

記者湯朝村∕嘉義市報導

3月媽祖月,瘋遶境季節有來了,參加戶外活動在濕熱的天氣下,常會有種快中暑的感覺?中暑症狀包含頭暈、頭痛、胸悶、惡心、口渴、全身乏力等,中醫師表示,可透過讓身體降溫、補水分與電解質、刮痧等3招急救。

嘉義基督教醫院中醫科住院醫師林本庭在臉書粉專「林本庭 中醫師」發文分享,中暑一開始身體發熱,雖然流汗很多,但會有種汗無法透出來的感覺,伴隨頭暈、頭痛、胸悶、惡心、口渴、全身乏力等症狀出現。此現象可透過讓身體降溫、補水分與電解質、刮痧等3招舒緩,或考慮中醫調理,幫助去除體內暑氣。

林本庭說明中暑時3招急救:

1.讓身體降溫:把中暑者移到陰涼地方,解開他的衣服,並用冷水灑濕毛巾擦拭身體。

2.補水分與電解質:運動飲料和水以1:2比例混著喝。

3.刮痧:先塗一點乳液或潤滑的物質,刮痧板沿著頭痛兩旁肌肉「由上向下、由內而外」刮,記得要「單一方向」操作,皮膚有出現紫色紅色斑點即可。從中醫角度來看,刮痧就是讓毛孔打開來排汗,讓身體內的「熱邪」有一條出路。

林本庭表示,中暑除去了體外的暑氣,在身體內部也會累積過多的「熱邪」,這個「熱邪」會損細胞體內的元氣和陰質,「陰質」包含我們身體所需要的水分和電解質。

林本庭表示,中暑在中醫可飲用兩種藥處方,一種是清除「熱邪」,例如白虎加參湯,另一種則是補充元氣和陰質,如全真一氣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