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委會茶業改良場自民國100年起,除茶葉之技術研發及推廣外,服務範圍擴及咖啡與飲料作物。該場利用茶粉加工原理開發蔬果粉,除可保留蔬果原有的營養價值外,更能保持其色澤鮮綠,隨身攜帶包裝設計使用非常便利,且加水沖泡後即可飲用;除了沖泡飲用外,蔬果粉還可當作天然的色素原料,廣泛應用於麵條、包子、饅頭、糕點及餅乾等加工食品,將是未來食品產業新明星。
茶改場場長蘇宗振表示,為提高農產品之加工加值及多元利用,該場於106年研發出茶葉乾燥與磨粉核心技術,並通過農委會智審會技轉審查。該場目前利用該技術,有效降低蔬菜之青草味,並將營養成分濃縮8-10倍,加水沖泡即可直接飲用極為便利,除了獲得蔬菜之營養成分,亦保有飲料之風味。此外,加工後蔬果粉其保存期限亦較一般未加工之鮮葉長,可有效提升農產品之效益。
茶改場指出,該場開發的蔬果粉加工技術也可應用在山苦瓜、秋葵、檸檬等農產品,其保留蔬果本身多種營養素、抗氧化物質及膳食纖維等優點,相當適合銀髮族飲用,未來將帶動飲料及食品加工市場新風潮。歡迎有意生產地瓜葉粉或相關蔬果粉類產品之農友及企業逕洽該場(03-4822059轉501,聯絡人:蔡憲宗課長),以取得相關製造方法之技術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