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女中一年十八班 ◎高瑄辰
從小我就喜歡各種昆蟲,不論是外掃區的椿象、到處可見的蟑螂、雨天後的蚯蚓,還是操場上不知名的神祕小蟲。把頭湊近觀察或者抓幾隻放到怕蟲同學的身上,都十分具趣味。
前幾天的專題課,生物老師帶我們到學校各地採樣,準備觀察水中微生物。生態池裡我發現一隻施展輕功的蚱蜢在水裡跳躍,興奮之下馬上用手中的燒杯把牠撈起來,並且迅速用手擋住杯口,以免牠跳出去。走回實驗室的路上我目不轉睛地看著蚱蜢,注意牠準備要往哪裡跳,手就要擋住那裡,還要記得留空間讓牠呼吸。到實驗室之後聽從老師的建議,用大小不同的培養皿罩住牠,可以防止脫逃又能有縫隙讓牠呼吸。
我看著蚱蜢精壯的後腿、半透明的腹部和長得像外星生物的倒三角頭,全身上下都看遍了還是不想將其放生,即使牠奮力脫逃,卻被我不斷地抓回容器中,陪著我從生物實驗室到物理實驗室,度過一整個下午。放學後我興沖沖的帶著牠去嚇怕蟲的學姐,等到玩夠了,才終於願意把自由還給蚱蜢。我走到生態池,把牠倒回池子裡,牠卻少了幾小時前的活力,只能在水中載浮載沉,最後竟隨著水波起伏,那一幕在我的心中翻起滔天巨浪,沒想到原本活蹦亂跳的牠就這樣被我玩弄到死了。
因為我的貪婪自私,奪走了一條無辜的生命,我不禁思忖:此後絕不能再有這種不為別種生物著想的行為。經過與蚱蜢相處的短短幾個小時內,我明白了輕視生命的後果,往後絕不會再破壞生物們的自由生活,應學會尊重生命,與大自然萬物和平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