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區圖5場講座 剖析民間信仰

記者陳治交∕台南報導 中西區圖書館將於八月至十一月推出五場「台灣民間信仰」系列講座,從多元面向剖析台灣民間信仰的發展與其社會意涵。 被譽為「眾神之都」的台南市,是台灣歷史最悠久、廟宇最密集的城市,中西區更為全國寺廟密度最高的行政區,廟宇不僅是居民心靈寄託的所在,也是地方歷史、文化與集體記憶的核心。 中西區長蔡佳甫表示,區圖書館是提供知識與資訊的場域,更肩負傳承地方文化的重要角色。 近年來,中西區圖書館推動閱讀活動,朝向多元與在地特色的方向發展,陸續舉辦一系列人文歷史與在地文化的講座,期盼能激發市民朋友對家鄉文化的關注與認同。 中西區圖書館推出「台灣民間信仰」系列講座,將邀請台中教育大學台灣語文學系副教授林茂賢、長榮大學文創學程兼任助理教授蔡佩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兼任副研究員葉春榮、台南大學文化與自然資源學系教授陳緯華,以宗教文化為主軸,從都市化、性別、族群、政治與司法等議題,帶領民眾深入了解民間信仰的發展如何深植於社會脈絡中,及對台灣人民生活的影響。

Read More

〈中華學園〉地震

台南市楠西國小一年一班 ◎王柏易 今年一月二十一日半夜,當我睡得正熟的時候,地牛翻身,搖晃得很厲害,嚇得大家都往外跑。 地震那晚,停電停水,很多房子都震壞了,我們家的東西掉了滿地,姊姊抱著我,媽媽拿著手電筒,從防火巷逃了出去。 我們整夜都躲在車上,不敢進屋,一直到天亮。那夜真是個可怕的夜晚!

Read More

〈中華學園〉如果可以重來,我想彌補這遺憾

台南市港明高中四年十二班 ◎蕭才淵 時光猶如細水般悄悄的從身邊流過,試圖攫住一些什麼,最終還是從指縫間流逝,貪心的奢望如果一切可以重來,我想回到那段歲月,重新做一次選擇,也許會有不一樣的結果,內心不再存有遺憾與後悔。 「今天的各種藉口,將會加重明天的負擔」,這是我聽過最有道理的話語,當下如重炮般轟炸那個頹廢的我,也是讓我堅持下去的理由,即使心知肚明未來會很辛苦,中途也一度萌生放棄的念頭,但我下定決心改變自己,無論如何都不能輕易妥協。 升上高中之後,課業變得更加繁重,必須花更多時間跟心思在學習這方面,但我那天真的自負,使我誤判這一切,以為仗著些許的小聰明,在課業便能有如既往的優異表現,導致成績由原來的起伏不定,最終一落千丈,幾近我無法接受的分數,那時的我如一隻寄居蟹,天真的以為逃避讀書,就不用去面對不堪的自己,精神散漫,作業遲交,甚至不交是司空見慣的事,雖不致蹺課、逃學,但學習上如行屍走肉卻是不爭的事實。 我想彌補上學期不念書,浪費大半年寶貴光陰的遺憾,我深信如果肯改變讀書策略,學習上更積極進取,一定可以重新擁有昔日優異的成績,我不想讓負面情緒像一道監獄的大門,把揚在眉宇之間的自信心禁錮,彷彿被判了重刑,希冀有朝一日,世界的光采亮麗會再次照拂在心田。 佇足在窗前,思忖著犯下的罪行,我該如何去挽回呢?這「缺口」能否被填補呢?或許痛定思痛,並付諸於行動去修正過去的偏差,彌補這遺憾是最好的上策吧!

Read More

〈中華學園〉我家的老大

台南市安平國小六年八班 ◎尤品媗 我家的老大雖然沒有很高大,氣場卻力拔山河,當她開始罵人時,就無人敢吭聲,那個人就是我的媽媽。 媽媽讓人捉摸不透,每次都話中有話,只要猜錯意思,就會死得很慘,媽媽的心情變化比翻書還快,上一秒還很開心,下一秒妹妹打翻東西,就馬上變臉,像一顆不定時炸彈,隨時會爆掉。 上次妹妹一邊看電視一邊吃飯,滿桌子都是飯粒,媽媽看到之後立刻罵妹妹,唸到一半時,電話來了,媽媽接起電話,語氣變得異常溫柔,一旁的我和爸爸難以置信的說起悄悄話,被媽媽聽到,獎勵當然就是愛的巴掌啦!被媽媽獎勵完的我,看到妹妹暗自竊喜,就跟媽媽說:「妹妹也想要獎勵!」於是妹妹的下場可想而知。 雖然媽媽隨時會爆炸,但只要我們做好自己的事,應該就可以平安的度過每一天。

Read More

〈中華學園〉見證泡麵土地公

嘉義縣和順國小四年甲班 ◎蔡杰燊 今天的走讀活動,我們來到了位於南投中寮,非常有名的「泡麵土地公」。穿梭在山林之中,沿途美景盡收眼底,彎彎曲曲的山路讓人有如乘坐雲霄飛車般刺激。 下車後映入眼簾的是人山人海,熱鬧非凡的場面,還有許多攤販與精彩的布袋戲表演。老師還貼心地買了鳳梨給我們吃,酸酸甜甜的滋味讓人回味無窮。 還沒到土地公廟,就聞到陣陣泡麵的香味撲鼻而來。走在街上,快到廟前時,竟看到用樂高打造的泡麵土地公,十分吸睛!真正走到土地公廟時,我驚訝地發現這座廟其實非常小巧,但香火鼎盛,信徒絡繹不絕。 許多人相信這位土地公非常靈驗,因此會帶泡麵來祭拜,形成了獨特的信仰文化。久而久之,大家來拜土地公也會順便吃泡麵,進而帶動了南投中寮地區的經濟發展,成為當地的一大特色。

Read More

〈中華學園〉縫進心裡的愛

台南市崇明國小五年五班 ◎楊甯甯 我最心愛的玩具是一隻玩偶,它的名字叫「期望」。 你可能會好奇,為什麼會取這個名字?因為這是媽媽在我生日那天送給我的禮物。這隻玩偶很特別,不像其他玩偶有飽滿的棉花填充,它只有少量的棉花,整體扁扁軟軟的。但它的做工非常精緻——眼睛、鼻子、耳朵,都是媽媽一針一線親手縫製的。媽媽是靠看影片自學做玩偶的,所以我總覺得,這個娃娃的每一處細節都充滿了她對我的愛與祝福。它不只是個玩具,更是一份有著深刻意義的禮物,帶給我莫名的溫暖。 從早到晚,我都把「期望」放在隨手可觸的地方。每天回家,我會靜靜地看著它,回想今天發生的點點滴滴,反思自己的行為是否影響了他人,並向它傾訴心事。我用心呵護著這隻充滿愛與期望的娃娃,讓它一直陪伴著我。 自從「期望」來到我身邊,我做事變得更加謹慎,懂得三思而後行。它時時提醒著我,媽媽的叮嚀,以及那份無聲卻深沉的愛——媽媽對我的期望。

Read More

〈中華學園〉餓的滋味

台南市永康區復興國小三年三班 ◎李佳恩 有一次,家裡的鬧鐘罷工,造成全家都睡過頭,因為怕遲到,只好沒吃早餐,就匆忙的出門了。 到了學校,第一堂課還沒感覺餓,到了第三堂課,肚子開始唱空城計,心裡想著何時才可以吃飯,突然廚工叔叔推開門,一股香氣跑進鼻子,哈哈,終於快吃飯了,可是還有一節課,那一節課,我已經無心上課且餓昏了頭,書包內又找不到任何食物,好不容易熬到中午,教室的電話卻響了,老師跟我說:「下去拿全班的作業本。」我以百米衝刺的速度往樓下跑,雖然知道在走廊奔跑是學校嚴禁的事,但當時實在太餓了,不管三七二十一,快速的拿著作業跑回教室,回到教室,迫不及待的打開餐盒,平常不喜歡吃的茄子,咬一口就倒廚餘,亳不猶豫的吃下去,還覺得好美味,吃得每一口比平常幸福一百倍。我從來沒餓過,每一次不喜歡的食物吃一口就倒掉,這次終於學會好好珍惜食物,不浪費。這是我吃過最特別的午飯。 所以,「飢餓三十」,喔!不,「是飢餓會死啦!」

Read More

〈中華學園〉談香菇

台南女中二年十一班 ◎吳幸芳 香菇是我最喜歡的食材之一。世界上有許多種菇,猴頭菇、金針菇、杏鮑菇等,可搭配各式各樣的料理,而我在眾多菇類,獨獨鍾情於香菇。嚼著香菇時的口感Q彈不失韌性卻又口齒留香,因此總是在口中咀嚼許久,才在滿嘴清新香味中滿足的嚥下,它不如其他蔬菜嚼兩三下便被牙齒化為碎片,這也是我喜愛吃香菇的原因,可以享受咀嚼的樂趣、嚼勁和香味。 每當媽媽煮香菇雞湯時,一朵朵溼淋淋且飽滿圓潤的香菇總是吸引著我的目光,在湯裡翻躍,使勁的想得到我的一口,而這般野性勃勃的模樣總會讓我聯想起菇類的生長之地——樹木根部旁以及荒山野嶺的雜草中,都能瞧見它們的蹤跡,就像是戰士般不屈服於不堪的環境的勇氣,使我對香菇有著不凡的印象。 在炒麵裡會出現細長切片的香菇,火鍋裡則有一把把散著的白嫩的金針菇,或是披著絨毛般方方正正的猴頭菇。而我最喜歡吃香菇雞湯,湯內主角不外乎是一整朵撐開傘般的香菇。香菇不管濕的、乾的、切片的、一整塊的、當主角或是配角,在我看來都是每道料理中的精髓,雖然它無豔麗醒目的大紅大紫,其香味也清新可人,我覺得它只是淡淡的釋放自己的優雅和堅毅的氣質,卻早已超越其他爭奇鬥豔的食材。 吃著香菇料理總會不經意間賦予碗裡的菇各自的個性和靈魂,分明是不會說話也無生命的它,卻讓我發現在生活中,認真和堅毅是成就自己極其重要的元素。正如香菇在料理中擔任著靈魂角色,我亦希望自己的人生角色如它們一般,懷抱著戰士性格,成就不凡。

Read More

〈中華學園〉莫道桑榆晚 微霞尚滿天

台南市慈濟高中二年足班 ◎吳叡宸 老驥伏櫪,自在千里,每個人都會老,的確,年齡的增長對我們的心力、行動力會有一定的影響,但是體力不代表能力,能力是絕對的努力,不管是否在某些方面有些許差距,用心投入就是為我們爭取一席之地。 長者值得尊敬,他們有著我們未曾見證的歷史,自然而然有著比我們更豐富的經驗,若非父母的提及,我可能還不知道外婆那經歷60年歲月的牙齒,曾經在殖民政府的政策之下吐出字正腔圓的日語,還有那位神秘的祖母居然曾是舉止風雅的地方士坤的大家閨秀,她們都來自那個不便利、不平等的時代,卻像柔韌的竹子挺過了那些風風雨雨。如今,日語成為大學中熱門的第三語言,而家庭教育的議題,也是社會新聞中時常引起大眾互相討論的時事,在這些方面,我的兩位長輩與其他人比起來,可說是老而未朽。 我曾看過一部描述了在冷戰時期情報戰線的電影,其中一段師生之間切磋西洋棋的情節,堪稱新舊時代對比的經典,只見學生在這場對決中穩壓老師一同,基本確定了勝局,但是那位老師卻在學生分神之際,取走了一顆微不足道已經被吃掉的棋子,可就是一個無關戰局的走向的動作,竟讓學生陷入了深深地自我懷疑,是否是恩師的手筆?這麼做的意義何在?我難道漏掉了什麼嗎?…理所當然,在一心多用的情況下,老師贏得了最後勝利。 攻擊為下,攻心為上。長輩們早已過了以力取勝的時光,心中的道場卻還沒關閉,比起年輕時的意氣風發,如今的沉穩內斂更具殺傷力,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每當感到困惑、迷茫時,不如去詢問有智慧的長者,說不定,取勝之道,就在其中。

Read More

〈中華學園〉牢籠

台南市後甲國中一年十四班 ◎洪常祐 書桌上一座小山,是知識的小山,也是沉重的負擔,升上國中後,這是個夢,也是個成敗的無形牢籠……。 曾經,我是隻書蟲,不斷的在書中啃食文字,也啃食知識,想在舞台上大放異彩,卻只是徒然、遙不可及的夢,是隻沒有翼的鳥,卻努力學飛;是頭沒有腿的獸,卻努力奔馳。因為我知道:「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只要我努力付出,便可以含淚收穫,雖然這場夢看似垂手可得,卻咫尺天涯,需要靠日積月累而成,目前,只是個無形的夢,一個虛無……。 靜靜的坐在書桌前,又是陽光的反射,和惹人厭的蟬鳴,吵醒了在書中啃食的我,也不禁讓我想起了大文豪蘇軾的《定風波》,文章篇幅不長,卻隱隱約約道出了擺脫功名之心,是啊!讀書並不是為了功名和耀眼,而是為了充實自己,為自己的未來鋪設道路。因此當我再次啃食知識,我不再以「舞台」為目的,而是以它作為努力的目標。 若眼睛是為了看見而生,那麼努力就是為了充實自己的理由。如今,那座曾經閃爍的舞台,已在我眼中黯然失色,我也早已揮揮衣袖,瀟灑的離去了那功名的束縛,曾經的夢……。 輕輕推開那扇門,我已徹底擺脫了無奈的紅塵,因為這才是我真正的心之所向,讀書的理由……。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