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學園〉愛

台中市龍泉國小六年丙班 ◎童怡絜 爸爸如太陽 當我傷心時 變為娃娃坐在身邊 默默傳遞溫暖能量 什麼也不說 直到我不難過了 媽媽如朋友 當我有心事時 成為聽眾一起解惑 無條件支持與鼓勵 以真誠和細心 直到找到了答案 珍惜擁愛的時光 獨享這獨一無二

Read More

〈中華學園〉找到自我價值的肯定

台南市復興國中二年二十四班 ◎陳鎧御 陽光灑在校園,刺眼的光芒照進教室,夏日薰風吹拂,此時老師正在講堂上說著:「肯定自我,發現自我價值」的生命教育,而我也在此時,想起一件往事……。 打開記憶的大門,隨著回憶來到升國一那年。「碰!」一聲巨響傳來,我知道不及格的考卷又讓媽媽火山暴發,可想而知,等下又是一頓訓斥,隨著每況愈下的成績,我開始喪失自信,逐漸迷失在迷霧裡,抓不到重點,考不上優異成績,我對自我肯定價值瓦解了……,直到遇到它~二胡。 那一天在同學推薦下,來到國樂社,二胡那深沉響亮的樂聲,不論是轉音柔和或強而有力的聲響,都打動我的心海,讓我深深著迷,我不斷練習,從五音不全練到音律掌控,我也在老師的讚美聲,及公布欄一次次的佳績,在音樂的世界找到自我價值,並開始肯定自己。 「叮咚!」下課鐘聲將我拉回現實,我也體會「天生我才必有我用」這句話,我深信只要不懈努力,朝著目標前進,必能找到自我價值,成功也會在不遠處等待我們。

Read More

〈中華學園〉最美好的路跑比賽

台南市崇學國小三年四班 ◎陳昀曦 清晨,天還沒亮,我和爸爸跟弟弟穿起跑鞋準備參加故宮南院的路跑比賽,順利完賽後,我覺得這次是最美好的一次比賽,現在,就讓我來分享這次路跑的美好吧! 首先,「景色」最美好,比賽的路線是繞著故宮南院旁的至善湖來進行,不管跑到哪裡,只要一抬頭,就能看到美麗的博物館,朦朧的晨光照在湖面上展現獨特的美麗,讓人印象深刻。 接著,「挑戰」最美好,這次比賽沒有依照年齡分組,在十二公里女生組中,我的年紀最小,跑步的經驗也不算太多。比賽前,爸爸告訴我:「按照自己的步調,努力跑就對了!」最後,我得到了五十幾名的佳績,讓我感受到自己是有能力的,以後我會繼續努力,希望能夠得到更好的成績。 最後,「獎牌」最美好,經過不斷的努力下,終於抵達終點線,贏得「翠玉白菜」造型獎牌,第一次讓我有想把獎牌吃下去的想法。聽說每年的獎牌都是依據故宮的經典文物設計出來的,未來,我還想繼續蒐集更多特別的獎牌。 美好的路跑比賽,不但可以讓我保持身心健康,也能增強信心,更重要的是藉由參加路跑活動,創造自己與家人之間的美好回憶,也增進彼此的情感,真是一舉數得呀!

Read More

〈中華學園〉祖孫間的好感情

新北市江翠國小五年一班 ◎林建緯 我和阿公的感情超級好!雖然他已經是白頭髮的老人,但他一點也不無聊,反而很有趣,還常常陪我玩。我覺得,和阿公在一起的時間,是我最開心的時候。 每天放學回家,最期待的就是跑去找阿公聊天。他總是坐在院子的藤椅上,悠閒地喝茶,看到我回來,就笑著問:「今天在學校過得怎麼樣?」然後,我就會一五一十地跟他分享學校發生的事,像是今天體育課我們打了一場激烈的籃球賽,或者是數學老師出的題目好難。我發現,不管我說什麼,阿公都會認真聽,還會給我一些很特別的建議,讓我覺得很溫暖。 除了聊天,阿公還會教我很多厲害的東西。像是,他教我怎麼摺紙飛機,讓它飛得更遠;他還教我怎麼種菜,說土壤要鬆一點,澆水不能太多,讓我覺得種菜就像在照顧小寶寶一樣。有時候,他會講一些古早的故事,說他小時候沒有手機,大家都玩彈珠、捉迷藏,還會自己做竹蜻蜓,聽起來好像很好玩,讓我覺得阿公的童年很特別。最讓我開心的是,每次過年,阿公都會包紅包給我,還會偷偷對我說:「不要讓阿嬤知道!」但其實阿嬤都知道,還會笑著說:「你們祖孫倆真是聯合起來欺負我喔!」我們三個人就會一起哈哈大笑,家裡的氣氛總是很歡樂。 不過,有時候我也會擔心阿公的身體。他年紀大了,走路變得比較慢,手腳也不如以前靈活。所以,我現在會主動幫忙他,像是幫他提東西,或者攙扶他過馬路。我希望阿公能夠一直健康,陪我更久,讓我們的祖孫情感一直保持下去。 我覺得,和祖父母的感情真的很珍貴。他們不只是家人,更是我們的朋友,願意陪我們聊天、教我們新東西,還會給我們滿滿的愛。所以,我要好好珍惜和阿公在一起的每一天,因為這些回憶,會是我長大後最寶貴的寶藏!

Read More

〈中華學園〉下雨的時候  

嘉義縣瑞里國小三年甲班   ◎陳品升 下雨的時候,我喜歡站在走廊上看山、看樹、看風景。山,是一位魔法師,一下子出現,一下子不見,好像在跟我玩捉迷藏,調皮又有趣。雨停後,大樹穿上一件抹茶綠的衣裳,好美呀! 下雨的時候,我喜歡在雨中玩水,讓雨滴滴在我的臉上,就像在做SPA一樣,按摩我的臉,好舒服。下雨的時候,我還聞到一股清新的味道,這股味道 混合著竹香、茶香和花香,好特別。 下雨的時候,我總是特別喜歡看書,因為看書可以讓我心靈平靜,所以我喜歡下雨的時候。

Read More

〈中華學園〉利己又利他

台南女中一年九班 ◎石語葳 在社會中,我們不斷的權衡利益。最直觀的想法便是利己,將所有好處歸於自己,就沒有因利他所帶來的損失。然而,有一種雙贏的方式--在不影響自己的狀況下,給予需要之人看似微不足道的幫助,對他人而言卻是極大的幫忙。表面上我們雖損失了一部分去利他,卻能在過程中獲得自我滿足及成長,結果是利己也利他。 國中的我成績不錯,有時候下課或放學時間,同學會來詢問課業的問題。就這樣,我捨棄一些休息時間教會了許多同學。對同學而言,他們學會更多的知識,對我而言,雖然沒有了休息的機會,但相對的,我得到同學的青睞之外,自己也有滿滿的成就感,最重要的,教導與學習是「教學相長」,我在教導同學的過程中,把腦中習得的知識轉換為雙方皆能理解的話語,竟深深烙印在自己腦海裡,讓自己加深記憶,永不再忘記。 以社會現象為例,疫情時期人心惶惶,在新冠肺炎爆發初期,世界各國民眾一波又一波的搶購口罩,各國陷入口罩缺貨危機。台灣也是如此,但我們利用過往的經驗,很快的便平息亂象且穩定量產,在穩定之餘,我們還捐了一些口罩給其他需要的國家來減輕他國負擔。台灣雖因此缺少了部分口罩,卻為各國增加了喘息的時間去製作口罩應對疫情;而我們更因此讓世界看見台灣的善意,提升在世界的能見度,這便是利己且利他的典範。 用能力所及之力幫助他人,自己也會有不同收穫。不必全然利己或利他,互相幫助,各取所需,在「利己」與「利他」間取得雙贏。

Read More

〈中華學園〉用愛灌溉出家的幸福

嘉義縣大同國小四年四班 ◎郭恩丞 「香腸,香腸,快起床,我們要來吃掉你了喔!」這是每天早晨媽媽喚醒我的起床號,我的名字台語諧音剛好是烤肉食材,更是家人們親暱叫我的小名。 我是獨生子加上年幼,可是集三千寵愛於一身,因此有不少自我為中心的行為。記得有一次,奶奶口頭指正我的過錯,我因面子掛不住,竟脫口而出:「奶奶,您很煩!不要管我!」傷心的奶奶默默回到房裡流眼淚,此時,爸媽語重心長告訴我:「家人相處首重『尊重與包容』,說出去話就如同潑出去的水,因此凡事需三思而後行,用『同理心』來看待任何事物及尊重他人」。懊悔不已的我立即去道歉,奶奶也給了我一個溫暖的和解擁抱。 爸爸的工作是金融業,而媽媽是食品業,一年四季都很忙碌,但他們從未忘記陪伴我,豐富我的童年記憶,盡可能抽空帶我到國內各地遊玩,逛老街、吃美食、安排寓教於樂的博物館,到處都有我們幸福的足跡,可我並不滿足,經常開口抱怨,其他同學都有出國去玩,只有我沒有搭乘過飛機。奶奶告訴我:「寶貝啊!食果子拜樹頭,爸爸在你現在這年紀,就學會燒柴煮飯還要幫忙分擔家務,你已經非常幸福了!」這席話點醒了我,我應該懂得感恩惜福,珍惜現在所擁有的一切。 奶奶會依據節氣種植不同蔬果,「順應自然」是她的原則,她總說「吃當季、吃在地」才是最好的食材,沒有噴灑農藥的無毒蔬果,就是她給家人最好的禮物。而我就是奶奶的小跟班,喜歡在農場裡探險,我倆一起摘青脆鮮甜的健康蔬果,加上媽媽廚藝化身為桌上佳餚,全家人一起分享這甜蜜幸福的好滋味! 家庭就像是一棵大樹,家人們用堅強的雙臂為我撐起一片天,讓我安心的生活在幸福的樹蔭下,快樂無憂的成長茁壯。每個人為這個家付出的愛與關懷,都是點點滴滴的養分,不停的灌溉家的地基,讓愛包圍的我是如此幸運!

Read More

〈中華學園〉我喜歡

台南市永華國小三年四班 ◎王昕禾 我喜歡在下課的時候,在教室裡和同學聊天。我們會一起分享快樂的、難過的或生氣的事情,聊一聊,心情就會變好。 我喜歡幫老師的忙。老師改作業的時候,我會主動幫老師翻開作業簿,讓老師改,老師改完,我也會幫忙發作業。每次老師都會讚美我,使我非常開心。 我喜歡讀課外讀物。書中有許多知識,例如:自然科學、世界文化、歷史……等等。我喜歡看古代流傳下來的書,可以學到古代的文化。 我喜歡騎腳踏車。放假和放學的時候,我會去公園練習腳踏車。當初學了三個星期才學會怎麼騎。學的過程一直跌倒,但是我不放棄,在媽媽的指導下,不斷的練習,終於學會了!現在我能夠騎得很穩,享受騎腳踏車自由自在的感覺。 最後,我喜歡露營。因為露營可以認識很多昆蟲和生物。也可以熬夜到十二點多才睡覺,有時候還會吃消夜呢!早上起床的時候,可以一邊想今天的行程,一邊做自己的事。每次露營都讓我意猶未盡,期待下次的到來!

Read More

南應大美術系畢展 視覺與思維藝術饗宴

記者陳佳伶∕新營報導 台南應用科技大學美術系一一四級畢業小組成果展「瑤‧集」Precious Collection,即日起至二十日在新營文化中心展出。新營文化中心說,本次展出作品共五十二件,涵蓋不同媒材,呈現學生藝術學習過程中的點滴淬鍊成果。 新營文化中心指出,這次展覽由藝術家林鴻文、黃怡雯兩位指導老師,帶領十九位畢業生共同參展,涵蓋平面、雕塑、陶藝等多種媒材,展出作品共五十二件。 參與展出的畢業生,以現代社會議題與個人生命經驗為核心,透過不同媒材探索情感與時代的交錯;作品不僅反映創作者的生命歷程,更邀請觀者進入藝術的敘事脈絡,感受創作者豐沛的創造力與獨特視角。 林裕珺的「遺落的守候」,細膩描繪時光與記憶的流轉;羅婉庭的「孤巢」探討個體與環境的對話;林君瑜的「逃避中、請稍候」呈現當代心理狀態的掙扎與矛盾。 此次展覽以「瑤‧集」為主題,訴求珍貴的累積與匯聚,透過畢業生們多元創作語彙,呈現藝術學習過程中的點滴淬鍊,創作歷程經千錘百鍊,最終綻放光彩,是一場視覺與思維的藝術饗宴。

Read More

南市青年倡議論壇登場 高中生關注公共議題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第三屆台南市青年倡議論壇十五日在成大迅慧講堂決選,家齊高中、台南女中、德光高中等九隊晉級決選的隊伍,從「萬象台南」、「永續台南」、「宜居台南」等三大面向關注台南在地的公共議題,為市政提出策略與建言。 教育局長鄭新輝表示,本屆論壇在去年十月即召募高中生組隊,共有九校十七隊六十六名學生報名,參賽學生經過七個月的培訓及蒐集資料,有九隊通過初選,在決選中發表他們針對公共政策所提出的方案,讓市府各部門做為施政參考。 學生拋出的議題面向各異,像台南女中蔡宜庭因為騎腳踏車上學,期望行車安全可以更為周全;郭玉歆則分析垃圾車清運的時間及方式,藉此改善交通擁塞及促進資源回收。家齊高中葉玟儀希望整合各單位,建立一個公車轉乘更容易查詢的平台。大灣高中何品萱認為台南的人權理念領先全國,可以扎根幼兒的人權體驗活動。德光高中吳蕎齊則以電信資料分析台南各區人口的變化,因應個別發展規劃教育醫療等設施。 決選結果,宜居組第一名由家齊高中提出的「大台南公車與Youbike的動態整合」獲得,第二名則是德光高中「以電信信令人口統計資料分析台南市都市計畫使用分區的合理性」,第三名由台南女中「垃圾車清運的規劃與改善」及「府城自行車安全提升」提案獲選。 萬象組第一名為大灣高中的「小小歷史家,大大人權夢」、第二名台南女中「大眾運輸與觀光改善」;永續組第一名為台南女中提出的「綠植與建築的共存─綠屋頂」、第二名南女「路樹保護」、第三名新豐高中「生活新動能─電動機車再出發」。另有四隊佳作,分別為南二中「玉井老街振興」、土城高中「社區博物館」、南女「二仁溪」、「無菸環境」。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