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山賞鳥賽 31台灣特有種首見全記錄

參賽者發現以獨特叫聲聞名的褐林鴞。(記者陳金龍翻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台中分署二十一日舉辦的「大雪山賞鳥大賽」,國內二十七隊共一百零四名各路好手參與,歷經二十四小時馬拉松式賞鳥,總共記錄到一百三十四種鳥類,更首次滿貫記錄到大雪山出沒的三十一種台灣特有種。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台中分署說,連續舉辦十五年的大雪山賞鳥大賽於二十一日上午十時至二十二日上午十時,歷經二十四小時馬拉松式賞鳥,活動由「不是賞鳥,我可是不參加的喔!」隊伍拔得頭籌,以記錄一百零二種抱回冠軍殊榮;更難得的是,在這次大賽期間,首次記錄到大雪山所有出沒台灣三十一種特有種鳥類,由全體參賽者在第十五年達到滿貫創舉。

「大雪山賞鳥大賽」共一百零四名各路好手參與,總共記錄到一百三十四種鳥類,更首次滿貫記錄到大雪山出沒的三十一種台灣特有種。(記者陳金龍翻攝)

林業保育署台中分署指出,「大雪山賞鳥大賽」十五年來經歷疫情、地震與颱風豪雨均未中斷,目前已成為國內最具指標性賞鳥活動之一,將近二千人次鳥友參與,在大雪山區域記錄二百零八種鳥類,總計逾十五萬隻次,其中更有五十種鳥種是經由大賽舉辦而記錄。

台中分署表示,大雪山賞鳥大賽也是導入國際賞鳥紀錄資料庫作為賞鳥活動平台的先驅,讓全世界都看到台灣鳥友們對於賞鳥與鳥類保育的熱誠,今年九月將在台灣舉辦的第一次世界賞鳥博覽會,特別指定前往大雪山體驗賞鳥的精彩與美好。

這次由台中分署長張弘毅宣布比賽開始後,馬上就有眼尖鳥友發現大冠鷲在上空盤旋,猛禽在鳥友心中的地位獨特,除白天在林道沿線尋找鳥蹤,夜晚也有不少人發揮聽聲辨位專長,徹夜尋找黃嘴角鴞、領角鴞、褐林鴞、黃魚鴞、褐鷹鴞及台灣最嬌小貓頭鷹鵂鶹蹤跡,歷年大賽中發現的日夜行性猛禽就達十五種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