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王慕慈∕基隆報導
基隆百福水漾BOT案,民國九十五年政府曾簽訂九十七年營運年限,被戲稱「萬年條款」,後經監察院糾正,合約調整到民國一百四十二年,合約長達四十七年,但在疫情後變調,水池設備鏽蝕破損,廠商無心經營,直接擺爛,經營易主也未經市府同意,廠商提出復營計畫,議員現場會勘仍是慘不忍睹,百福公園在基捷百福站對面,水漾會館在公園占地一千五百坪,議會會勘後異口同聲建議市府朝協議提前解約,對該片腹地有更好的都市規畫。
百福水漾會館現狀況慘不忍睹,室內原有的SPA池像廢墟,室外還有一大片的水上樂園更慘烈,市議員曾怡芳形容,堪稱「百福治安死角」。
百福水漾會館位於七堵區實踐路百福公園內,市府在九十三年與百意有限公司簽約,廠商投資五千七百萬元以BOT方式興建地上四樓、總樓地板面積五千七百多平方公尺建物,九十六年正式營運,原始合約為九十七年(自民國九十五到民國一九二年,後經監察院糾正,合約調整至民國一百四十二年),仍長達四十七年。
在疫情前會館營業尚可,但經歷疫情風波,一一0年五月起暫停營業,到一一二年五月疫情趨緩,但運動中心崛起,讓設備老舊的水漾會館更無競爭力,廠商無心經營,直接擺爛,淪為蚊子館。

水漾在疫情後,仍不見復營運跡象,曾怡芳表示,市府曾函文二十二次要求維修開放營運,並要求終止違規招租但廠商仍持續拖延。廠商違規轉租經營甕仔雞、餐廳、健身房、卡啦OK,市府均已強制驅離,目前仍有四樓的舞廳仍營運中。期間市府依契約開罰九萬八千餘元;又廠商擅自於一、四兩層樓違法隔間,市府依規定開罰六萬元,但至今仍拖延未繳納罰金。
市議員曾怡芳、張耿輝、藍敏煌、鄭愷玲及施偉政等指出,當初BOT案立意良善,是一個政府要規劃給民眾的休憩空間,絕不是讓廠商違規招租、擺爛,轉手獲利,中飽私囊的標案,可是走到了現在,標案的本質卻已走樣。要求市府「硬起來 」,追溯廠商長年的違規行為,朝法律途徑提前解約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