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最大AI博覽會登場 「AI EXPO Taiwan 2025」 盛大開展

 

「AI EXPO Taiwan 2025」開展儀式貴賓大合照。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年度最大AI盛會「AI EXPO Taiwan 2025」今(3/26)於台北花博爭艷館盛大開展,副總統蕭美琴親臨活動現場,並由主辦單位DIGITIMES暨IC之音董事長黃欽勇與數發部次長林宜敬陪同參觀Amazon Web Services (AWS)、慧榮科技、群聯科技、趨勢科技、美國高通 (Qualcomm)、新漢、台灣代能等攤位,展現政府對AI產業發展的高度重視,並與業界代表交流,共同推動AI技術創新與產業應用。

蕭副總統來到AWS展區,體驗全球首創AI格鬥競技場,親身感受大型語言模型即時對戰的刺激,並參觀結合東方命理與生成式AI的「AI籤詩大師」,體驗個人化運勢指引的創新應用。接著,在趨勢科技展區,向蕭副總統介紹最新的企業與個人的資安服務策略。隨後在新漢集團攤位,與AI之神吳恩達會面合影。

開幕儀式由DIGITIMES暨IC之音董事長黃欽勇、經濟部長郭智輝、數發部次長林宜敬、AI大神吳恩達、財團法人人工智慧科技基金會董事長詹婷怡、台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局長陳俊安、台灣人工智慧晶片聯盟會長盧超群、與本次大會論壇貴賓講師美國高通副總裁暨台灣、東南亞與紐澳區總裁劉思泰、Amazon Web Services (AWS)台灣暨香港總經理王定愷、趨勢科技台灣暨香港區總經理洪偉淦、台灣微軟總經理卞志祥、AMD台灣區商用業務處資深業務副總經理林建誠、DIGITIMES暨IC之音總經理蘇育正等共同揭開序幕。

黃欽勇董事長於開幕致詞時指出,全球人工智慧浪潮推進之際,台灣如何在美中貿易戰持續延燒下尋找方向,成為當前關鍵課題。他以「天地人」比喻地緣政治格局,認為台灣應發揮地緣與產業優勢,在挑戰中尋求成長機會。黃欽勇進一步指出,美國、中國與台灣在當前架構中分別扮演「天、地、人」角色:美國以關稅作為國家戰略,憑藉科技與市場優勢掌握主導權;中國則以「信創計劃」等產業政策為基礎,牽動兩岸供應鏈動態;台灣則應扮演「人」的角色,發揮「天元地位」,優化內需產業,提升總體競爭力。

「不知講堂」高峰論壇分享AI產業趨勢與前瞻技術,吸引大批人潮參與聽講,現場座無虛席。

聚焦台灣地位,黃欽勇指出, 2024年台灣出口總額中,電子產品占比達60%,資訊與通訊產品成長最快,其中伺服器年成長率高達46%。這顯示台灣已從過去的加工出口模式轉型為高附加價值科技製造重鎮。他強調,當前局勢下「沒有簡單的答案」,台灣需勇於面對挑戰,在變局中穩健前行,「富貴險中求,輕鬆的錢不會落在台灣頭上」,唯有持續創新、深化布局,方能在AI時代中站穩腳步。

除了產業界多家重量級廠商共襄盛舉,AI EXPO Taiwan 2025也展現產官學攜手推動AI發展的共識。經濟部長郭智輝指出,生成式AI正快速重塑全球產業格局,市場規模預計將在2030年突破1.5兆美元。為協助台灣掌握這波轉型契機,經濟部推動「百工百業20萬人才培育藍圖」,透過競賽活動、產學合作及租稅優惠,加速AI技術在各產業落地應用。針對中小企業導入AI所面臨的挑戰,也將由法人機構建置示範應用場域,協助企業降低進入門檻,全面推動產業升級轉型。數位發展部次長林宜敬則說明數發部從「算力、資料、人才、行銷、資金」五大政策工具著手,積極打造本土AI創新生態系,林宜敬強調,政府將扮演推動者角色,而非由上而下主導,並將提供免費AI算力資源、促進跨部會資料開放、辦理媒合活動協助新創接單,同時已向國發基金匡列百億元投資AI產業,挹注AI產業發展所需動能,讓民間創新成為生態系核心驅力。

大會開幕主講貴賓DeepLearning.AI 創辦人吳恩達與中原大學智慧運算與量子資訊學院胡筱薇副教授同台對談如何在AI時代下建構終身學習之旅,並從社會、教育、職場三面向,剖析AI對學習模式與專業技能的影響,鼓勵台灣正面迎接AI浪潮。他強調,唯有讓全民掌握AI工具,才能真正提升國家競爭力。他以目前已有高中生透過AI工具自主開發應用、每月創造百萬美元營收為例,說明AI技術已從專業領域走向大眾普及,成為人人都能掌握的實用技能。他強調,台灣應積極正面迎接變革,唯有全民掌握AI,才能真正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社會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