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兼顧野生動物保育、狩獵文化延續與農民生計維持,林保署新竹分署日前於五峰鄉大隘村茅圃文建站、南庄鄉公所、泰安鄉梅園部落等地舉辦「友善野生動物危害防治方法與改良式獵具應用工作坊」。邀請山區部落族人與居民參與,現場同時進行改良式獵具宣導、黑熊保育政策講解以及野生動物侵擾防治的相關說明。
新竹分署表示,在五峰鄉場次中,許多部落的瑪禡(叔伯)和雅妲(姨母)們主動分享日常生活中與野生動物相遇的經驗,部落青年也學習新的改良式獵具使用方式。
新竹分署指出,各場次工作坊透過實際操作與改良式獵具結構講解,讓參與者深入了解相關的設計理念與發展,因應竹苗交界山區近來黑熊通報增加的趨勢,各場次併同宣導生態服務給付制度、誤捕黑熊通報免責機制,食物廚餘等誘引物的收妥、以及救傷應變措施,讓族人更了解相關政策與支持系統。
新竹分署表示,目前已發放超過三百八十組改良式獵具,並鼓勵民眾繳回傳統獸鋏及大口徑獵具,降低誤捕非目標野生動物事件發生。為防範野生動物危害相關農作物,兼顧及原住民族傳承狩獵文化之需求,改良式獵具設計具備友善與安全性,其線徑大於四公厘,配備八字轉環及止滑套的設計,能有效降低纏繞或束緊對野生動物造成的傷害;踏板直徑小於十二公分,能避免誤捕臺灣黑熊及石虎等瀕危物種。
新竹分署呼籲,若不慎捕獲非目標物種或保育類野生動物,請立即通報,可免除相關刑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