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恐列匯率操縱觀察名單 與美溝通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美國財政部預計四月發布匯率政策報告。央行報告指出,一0九年以來,台灣常因觸及美方貿易順差與經常帳順差對GDP比率的兩項標準而被列入觀察名單,主要反映台灣經濟的長期結構問題。央行跟美國財政部溝通良好,未來持續就總經與匯率政策等議題溝通。

據央行二十六日出爐的書面報告指出,長期以來,美國對其鉅額且持續的貿易入超國,除可透過匯率政策報告施壓他國以調整美國貿易入超,也可援引多項美國國內法進行貿易報復以保護其國內產業,更可啟動貿易談判以維護其利益。

央行的報告指出,美國財政部每半年(通常為四月與十月)發布美國主要貿易對手國的匯率政策報告(簡稱匯率報告),評估主要貿易對手國是否操縱匯率。

美國匯率報告三項標準,一為對美國商品及服務貿易順差逾一百五十億美元;二為經常帳順差對GDP比率逾百分之三;三為淨買匯金額對GDP比率逾百分之二,且十二個月中有八個月以上為淨買匯。

至於台灣在美國匯率報告狀況,央行指出,一0九年以來,台灣常因觸及美方前兩項檢視標準而被列入觀察名單,這兩者主要反映台灣經濟的長期結構問題。

央行報告指出,台灣與美國農產品雙邊貿易的關稅差距大於非農產品;不過,農產品是美國對台灣貿易出超產品,台美之間應有談判空間。根據WTO資料,按貿易加權計算及簡單平均計算的台美農產品關稅差距,台灣分別高於美國五點三及十一點六個百分點,非農產品則分別為低零點七及高一點七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