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全球經濟前景詭譎,台灣備戰策略?

川普表示他將與習近平通話,但川普個性捉摸不定,局勢依舊難測。圖為2019年6月川習會。(路透,資料照)

美國向各貿易夥伴徵收對等關稅勢將於四月二日啟動,面對因此造成的詭譎經濟前景,全世界主要經濟體都抱持謹慎態度,最壞的估算是發生難解的停滯性通膨。據傳,台灣已被美國列入「骯髒十五」名單,恐難避免遭到美國貿易報復,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雖然不認同此一傳聞,但日前央行已下修今年經濟成長率;經濟部和財政部雖然相繼表示已盤點備戰,並提出因應方法,但仍應密切關注後續變化,務實靈活調整策略。

面對美國發動不分敵我的關稅大戰一觸即發,全球主要經濟體皆持戒慎心態。此次貿易戰規模恐將更甚於川普一‧0,日前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不但下修今年全球GDP成長率預估值零點二個百分點,成為百分之三點一,還毫不諱言下修的關鍵因素就是美國的關稅政策。

川普此次啟動的貿易戰堪稱損人不利己。由於擔心經濟前景,二月份美國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在歷經三個月反彈後,回落到五十點三,僅略高於代表擴張的五十,顯示製造業景氣復甦力道偏弱;消費者信心指數下滑到二0二二年十一月以來最低水準,同樣顯示美國民眾對經濟前景心態趨向保守。甚至,十九日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上修今年通膨預測,聯準會主席鮑爾直言,美國關稅政策恐將導致暫時性的停滯性通膨。

聯準會坦言經濟前景不確性「有所增加」,與二十日歐洲央行的預測隔大西洋相呼應:若美國對歐洲加徵百分之二十五關稅,第一年將使歐元區GDP成長率減少零點三個百分點;如果歐洲也祭出同樣報復,GDP成長率將減少零點五個百分點,同時通膨率將上升零點五個百分點。如此的預測,與鮑爾的憂慮不謀而合。

今年二月日本十位經濟學者接受調查,還樂觀地推測今年日本GDP成長將會加速,但隨著家庭支出大幅低於預期等數據出爐,而且與台灣同樣高度仰賴出口恐受貿易戰衝擊,日本央行總裁植田和男也擔憂美國關稅政策帶來的不確定性。根據路透調查,三月日本製造業商業信心指數下滑,儼然已嗅到山雨欲來之勢。

或許中國大陸已在川普一‧0時經歷過美國貿易報復,面對川普二‧0似乎已產生某種程度的免疫性,OECD下修全球、包括美國今年GDP成長率,但微幅上調中國大陸零點一個百分點。大陸官方將今年GDP成長率目標訂在百分之五,但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強也認為面臨很多挑戰。為了提振經濟,大陸官方已提出若干對策,例如擴大家電、三C產品汰舊換新補貼規模,中國人民銀行(央行)將伺機推出寬鬆貨幣政策。

尤其是,美國與大陸是全球第一、二大經濟體,川普又一再表示他與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是好朋友,雙方互動舉世矚目。川普表示雙方經貿對口官員已安排對話,他也將與習近平通話。儘管如此,川普個性捉摸不定,局勢依舊難測。

對台灣而言,無論是否被列入「骯髒十五」名單,對美國貿易順差猛增卻是事實;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表示四月二日各貿易夥伴都會收到「(對等關稅)數字」,台灣恐難豁免。全球主要經濟體從談判、貨幣政策、財政政策等角度因應貿易戰,台灣除了針對可能受到衝擊的產業提供協助、設法擴大對美採購、央行審時度勢調整貨幣政策之外,更應積極尋求與美國對等談判,避免一味「親美」損及台灣經濟與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