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陳俊文∕台南報導
大銃街元和宮南管鳳鳴社在解散七十餘年後前年復社,現在在大銃街擁有專屬的練習據點,並組成「鳳鳴學堂」推廣傳統文化,首檔「道振文化慶典」訂四月六日上午九時起在廟口舉行,邀請長興里長許李茂德擔任文化走讀的導覽員,介紹位於鎮北坊的台南市龍穴「龍首」,還有舊市長辛文炳鮮為人知的豪宅。
元和宮全台白龍庵主祀保生大帝,舊稱水仔尾保生大帝,清朝被毀廟的白龍庵也暫寄籬下,成為台灣八家將的發源地。
主辦的鳳鳴學堂聯絡人羅士哲表示,大銃街就是現在的北區自強街,自古即為府城小北門入城的要道,城外的農品經此入城販售。曾經商旅雲集的街道,孕育出打鐵、豆腐、米行等不同的產業,但在城牆拆除、新道路開闢後逐漸沒落。
此次特別邀請在地出生的長興里長李茂德,他在大銃街長期踏查、訪問耆老,蒐集鎮北坊的歷史和傳奇。走讀講古活動預計從元和宮廟口出發,行腳烏鬼井、神農殿、鎮山城隍廟,一路走到民德國中門口的小北門舊址,講述街區的文化、歷史、名人與傳說。
李茂德指出,台南「龍穴」的龍頭就在舊兵廠的白龍庵,龍珠在今日鎮山城隍廟後方的墓堆。他小時長輩告訴他,現在長興里活動中心所在是「蟾蜍穴」,孕育很多名人,最有的是曾擔台南市長的仕紳辛文炳,其舊宅今日仍在,由興南客運管理,只是庭院深深,一般人進不去,此次導覽活動將前往一窺舊豪宅丰采。
當日下午的「道振文化市集」,推出推拿師李澤龍的推拿義診、食農教育專家蔡民隆的草盆栽製作、大銃街鳳鳴社提供的傳統樂器體驗教學、得時書店舉辦主題書攤,更有「台南市流浪動物愛護協會」提供的流浪動物認養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