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雅
步履匆匆間,一陣明媚的清香襲人。終於來了嗎?今年似乎來得有些遲啊!——心裡不免有些怨懟。但我還是急忙抬頭去尋找,果然在大片的綠葉間找尋到了嬌小的它。喜悅不可抑製地湧上心頭。該怎麼去形容這種心情呢?像是故人的重逢,有道是故人重逢,如枯木逢春。桂樹以花香為談吐,將往日璀璨娓娓道來。
但此時若有一場秋雨至,那便會看到滿地「黃」花堆積的景象,桂花的花期就會在這冷風冷雨中走向尾聲——雨後的桂花,即使開得再盛,也不香了。落花滿地無疑是讓人傷感的,就像黛玉葬花,傷的不是落花而是自己的身世,於我而言,桂花零落,像一個朋友要遠去了,久難重逢。落寞間轉念一想,人非獨有一友,桂花亦然。時間長河漫漫,無我之時,早已有桂花,也許它聽著我們談論花香、花色的時候,也在嘰嘰喳喳地紮堆議論人們。我的言辭,或許百年前它早就聽過,我的故事說與它聽,或許它只道是尋常。
若說失意,它也許會提起一個叫吳文英的故人吧。那是一個秋日的清晨,桂花如煙般氤氳在枝頭。陽光灑下,金黃的花瓣在霞光中閃爍,散發出濃郁的香氣,那香氣無處不在,隨著微風和露水瀰漫,落在繡茵之上,又怕它從空階上飄落,化作螢火蟲飛舞。
濃郁的愁緒如同桂花的香氣一般,瀰漫在三十六宮之間。無人能解這愁緒,如同無人能移動那映月的金鍤。西廂的窗戶被輕輕拉動,清冷的酒杯在素手的輕握中增添了幾分淒涼。秋意漸濃,花兒凋零,那烏紗帽下的人兒,酒醉花低,感歎時光的流逝和客人的未歸。不得志時,便思親友,而親友遠隔山水,他便訴諸花前。
那人就這樣,走到桂花樹下,淺斟低唱,而桂花也只是搖落幾朵,去撫慰今日的傷心人。就像如今,任我折下幾枝,以撫平我心中失意。它就在那,不遠不近,不即不離。只有一曲〈聲聲慢‧詠桂花〉流傳世間,訴說著他與桂花的故事。
我的目光隨著那被吹落的桂花遠去,看到了一個細雨朦朧的午後,是一家三口走在濱湖的小道上,沿路都種滿桂花,那個孩子興起,雨不大,她索性不打傘了,用傘去接那飄落的桂花,一路走一路接,還真在傘底鋪上了一層桂花。爸爸說:「你要這些桂花幹什麼,被雨打落的桂花很快就不香了。」那孩子轉頭就去央求媽媽給她做桂花年糕,媽媽耐不住她的軟磨硬泡,說:「要做桂花年糕,你這些哪夠啊,桂花一醃製就只剩一小撮啦。」「那我要更多。」女孩說著去搖桂花樹,瞬間桂花傾瀉而下。一家三口就這麼在路上搖起了桂花樹,祈求桂花如雨而落。雨也下大了,模糊了我的視線,我看不清那天究竟帶了多少桂花回家,只有年糕甜膩的滋味記憶猶新,仍唇齒留香。
如果不是桂花年年飄香,這段記憶也許也會隨風而逝,也不會每見桂花,就想到年糕了。只因今桂花香仍似往歲。桂花見我憶故人,我又何嘗不借桂花思往事?桂花就在那,亙古長存,無喜無悲。抬眸人賞花,而花也在等待下一個朝它看去的人。在我們選擇去賞花的那一刻,又何嘗不是花選中了我們,世間所有的相遇,皆是雙方相互奔赴而去的旅程。
桂花喧嚷開得熱鬧,我期待著今歲這遲到的桂香更多的故事。值得欣慰的是,枝頭秋意繞,那年花開,此時芬芳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