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陳佳伶/新營報導
六十六歲的林先生,有超過十年的糖尿病病史,控制不甚理想,在某次例行健康檢查中被發現有蛋白尿,經轉診至衛福部新營醫院,腎臟內科醫師羅翊中開立檢查後,確診林先生是糖尿病腎病變,屬於慢性腎臟病3a期,針對糖尿病、蛋白尿以及慢性腎病進行治療,經妥善治療加上生活習慣改變,目前病況穩定,未持續惡化。
羅翊中表示,糖尿病是慢性腎臟病最常見的危險因子,平均每三位糖尿病患者就有一位患有慢性腎臟病;末期腎病的病人,更有接近四成四是糖尿病所造成,不可不慎;具十年以上第二型糖尿病史或是併發視網膜病變的患者,罹患腎臟病的風險尤其高,必須密切追蹤腎功能。
他說,腎臟是沈默的器官,九成以上的早期腎病變患者,常沒有症狀而不自覺,建議糖友透過定期篩檢來發現腎臟病變,才能盡早介入治療。
臨床上可藉由檢測來早期診斷腎臟病變,檢測白蛋白尿、腎絲球過濾率等,以了解腎臟結和功能是否有受損,以及是否為慢性腎臟病等。
羅翊中表示,目前臨床上已有多項科學實證的藥物,可針對糖尿病腎病變以及白蛋白尿進行治療,能有效減緩腎功能惡化,避免進入末期腎臟病以及洗腎;並呼籲控制好三高(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早期篩檢、早期介入治療是維持腎臟健康的不二法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