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產地躲不掉 估上中下游攤成本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針對美國對越南、印尼、柬埔寨等國課徵高關稅,業者和投顧指出,幾乎所有產地均被課徵重稅,多地生產也無法分散風險,估計供應商、品牌及消費者都要共同分攤成本,漲價恐影響消費需求與客戶下單力道。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將以國家為基礎課徵對等關稅,其他國家對美國徵多少稅,美國將回敬約一半的「折扣」關稅,包括分別對中國、歐盟、日本等世界主要經濟體的進口商品課徵三十四%、二十%及二十四%對等關稅,台灣的稅率則是三十二%。

以成衣與製鞋代工台廠而言,多數產能集中在中國、越南、印尼與柬埔寨等國,業界推估,中國在今年新增二十%關稅基礎上,會再加徵三十四%,而對等關稅細則中,越南、印尼、柬埔寨會分別被課徵四十六%、三十二%、四十九%高關稅。

紡織股王、成衣代工龍頭儒鴻表示,在越南的產能比重達到六、七成,另外二十七%為印尼廠,十%在柬埔寨等地,成衣業務有六成左右是來自美國的營收,都會受到影響。

對於對等關稅先前已有討論和模擬,儒鴻說,確實結果「超乎預期」,課徵範圍也擴大非常多,即使多元產地布局,也沒辦法分散風險,後續除了持續觀察落地實施細節,也要看各國與美國談判的結果;預計會和供應鏈合作以提升生產效率,協助弭平上升的成本,也會和品牌客戶端做策略聯盟、保持良好溝通,但對於遷移產地抱持謹慎態度。

台新投顧分析,由於幾乎所有產地均被課徵重稅,對等關稅稅率也比預期嚴重,廠商多元產地分散風險效果有限,預期必須與客戶共同承擔關稅,利潤率將承壓,同時終端產品大幅漲價,預計會影響消費需求,客戶下半年將傾向保守觀望,可預期下單力道會放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