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5風華再現!德記洋行常設展 洋潮來襲

德記洋行以「洋潮來襲」為主題開展,探索洋行社交文化與商業運作的幕後故事,向國外館舍取得授權展出複製展品。(記者林雪娟攝)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市定古蹟原英商德記洋行常設展四日開幕,以「Anping 1865洋潮來襲:回望安平商貿的黃金年代」為主題,展現安平作為貿易港口的發展歷程,並探索洋行社交文化與商業運作的幕後故事。

展覽中最特別的是,獲得英國國家檔案館、劍橋大學圖書館授權,複製的檔案資料,首度在台灣亮相;安平知名的金小姐,雖未現蹤,卻也展出洋人娶本地女子的相關資料。

安平自古皆是台灣對外交流的重要窗口,兼具歷史與建築之美的德記洋行,十九世紀是國際貿易重要據點,承載台南與世界連結的歷史記憶,見證台灣茶葉、蔗糖、樟腦產業的蓬勃發展,台南如今透過古蹟保存和文創,成為連結歷史與未來、台南與世界的重要平台。

文化局代局長林韋旭指出,德記洋行為一八六五年安平港開港通商後,由英商設立的貿易據點,為當時安平五大洋行之一,象徵著十九世紀台南作為國際貿易港的黃金年代。

蘇格蘭人希士頓,迎娶在地女子黃允官。(記者林雪娟攝)

當時使節、商人、買辦齊聚,繁榮榮景雖不再,然德記洋行幾經轉手,如今為統一集團旗下貿易公司,洋行建築如今也只剩下德記和東興洋行。

展覽以走貿易、居安平、起洋行、跨時代等展區,述說當年的洋潮來襲。特別的是,許多檔案資料取得英國國家檔案館、劍橋大學圖書館、故宮等授權,展出複製品,更釐清當年開港、設洋行始末。

而〈安平追想曲〉中的金小姐故事,雖無相關資料印證,但展出曾任職安平海關、唻記洋行,後來開設公司經營貿易的蘇格蘭人希士頓,迎娶在地女子黃允官,除是第一位與台灣人合開公司的洋人,甚至在安平辭世,結束在台的大半人生。

配合不同年齡層,打造「一日洋行」親子互動展間,小朋友可以化身洋商、買辦、廚師、船務,透過遊戲互動認識洋行,親身體驗昔日貿易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