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陳華興/桃園報導
第六屆《遠見雜誌》USR大學社會責任獎於四月八日舉行頒獎典禮,今年共計二百一十五件計畫報名,創歷年新高。中原大學以「流動與鏈結的再發展:桃園埤圳水文化環境的共生發展與國際合作」計畫,在激烈的書審與面審競爭中脫穎而出,榮獲「在地共融組」首獎。
本計畫由中原大學設計學院院長趙家麟與教授陳其澎共同主持,以桃園在地珍貴的埤塘文化為核心,推動「一埤塘、一學校、一社區」的行動模式。自霄裡地區起步,逐步拓展至竹霄社區、中壢地區、桃園綠捷沿線,甚至跨足馬來西亞冷岳河流域,將地方行動延伸為區域網絡,進而打造國際共學共作的平台。

陳其澎教授表示,早在二十多年前便萌生「社會設計」的理念,期待設計不再只是服務少數族群,而能真實回應社會需求、改善人們生活。遷居桃園後,他發現埤塘不只是農業灌溉的命脈,更蘊含豐富的歷史、文化與教育潛力,是連結人與土地的珍貴資源。
隨著計畫影響力擴散,更多教育場域主動響應。中原大學與武陵高中合作開設「埤塘學」特色課程,引導高中生認識在地水文化與文化價值,逐步形塑桃園社會共同守護埤塘的集體行動意識。

《遠見雜誌》主辦單位指出,中原大學USR計畫之所以能夠成功,在於團隊深刻理解地方需求,設計出真正可行、且對社區長期有益的行動方案,具體體現大學社會責任的核心精神。
趙家麟院長也補充,中原大學早在USR政策尚未正式推動前,即長年實踐社會參與精神。一九八零年代起,設計學院師生參與永康街徒步區營造,九二一大地震後更深入災區進行重建行動,展現「以行動落實知識」的教育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