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願景工作坊 凝聚保存共識

府城城垣至今建城三百年,文資處舉辦「打破城見:市民願景」工作坊,匯集意見後,成為發表「城垣城鎮保存宣言」或「城垣城鎮保存白皮書」參考。圖為南門城。 (記者林雪娟攝)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府城城垣至今建城三百年,文資處舉辦「打破城見:市民願景」工作坊,聚焦府城城內外的新舊族群發展及區域關係,探討文化記憶在城鄉發展中的價值。文資處表示,希望凝聚市民共識,激發多元思維和創新觀點,成為「城垣城鎮保存宣言」或「城垣城鎮保存白皮書」參考。

文資處表示,透過不同領域專家、市民及相關利害關係人,進行議題共學,共同探索歷史與地方認同,在百年一遇瞬間,透過對話,促進彼此交流和創新可能性,連結台南城市歷史,共同譜寫「台南新境」故事。

麻豆場邀請台大歷史系助理教授、台南城市史研究學者陳冠妃,她表示,清朝初期台南建城計畫源於安全需求,城牆設計過程融合官員治理考量與居民生活需求,強化府城行政功能。麻豆因其水路交通關鍵位置,成為連結府城與周邊地區重要節點,帶動地方經濟發展,反映城內外過去至現在的密切交流。

新化部分,也是學者和民間議題共學,帶領大家從歷史到當代,從族群到地方文化的認同等不同層面的議題共學,如西拉雅族夜祭、道教神祇共同參與「交陪」及民眾返鄉創業,如何與地方連結。

文資處說,城外的工作坊,讓民眾認識當地和府城往昔與當代關連,以文資、教育、交通、居住和醫療層面,共同探討城市願景。

府城場將於十九日舉行,針對族群關係演變、歷史街區與都市發展保存關係,歡迎有興趣市民一起來探討府城與城牆、城內與城外的交流和互動,探索當代對於府城城牆∕城門再現的想像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