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蘭
紫荊花在教室外靜靜地開著,像頂著一樹紫色的小花傘。偶爾有風吹過,花落下,悄聲無息。在這樣一個冬日午後,我正在給孩子們上課。
教室裡,孩子們端端正正地坐著,神情專注,目光都聚焦在我身上。彷彿整個世界都靜了下來,只有我的聲音在回蕩。當我講到課程的一個互動環節時,我邀請孩子們分享他們與老師之間溫暖人心的故事。我鼓勵他們挖掘記憶深處那些細小的,哪怕小到如同一粒塵埃,卻在日後想起來,仍能觸動心弦的瞬間,讓它們如同被春風喚醒的種子,在心裡生根發芽。
話音剛落,孩子們紛紛打開了記憶的閘門,沉浸於往昔的溫馨之中。這時,一個靠窗而坐的女孩吸引了我的注意。她身材嬌小,五官小而勻稱,白皙的皮膚透著淡淡的粉嫩,宛如初綻的櫻花,清晰脫俗。窗外,紫荊花的影子隨著陽光傾瀉在她身上,為她披了一襲金色的薄紗,整個人都是波光瀲灩的。
女孩說,她曾經是個數學成績不好的學生,自尊和自卑把她緊緊包裹著,她把自己的心冰封起來,不讓人靠近。上課時,她常常聽著窗外的鳥雀聲,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那年冬天,她她渴望擁有一條圍巾,不但她家境貧寒,父母常年在外,爺爺奶奶年邁體弱。她把這個願望藏到了肚子裡。上學路上,她縮著脖子,臉蛋凍得通紅,彷彿一朵在寒風中顫抖的小花。在她縮著脖子的日子裡,一位年輕的女老師注意到她了。老師來自繁華的都市,大約二十五六歲,面容清秀,頭髮總是高高束起,幾縷碎髮輕輕貼在額前,為她增添了幾分溫婉。
在一次數學課上,老師特意挑選了一些難題,讓幾位同學回答,他們的聲音響亮而清澈。隨後,老師點名讓女孩回答,女孩小心翼翼的,聲音細若蚊蚋,幾乎只有她自己才能聽清楚。但她明白,這是老師特意為她定制的題目,是最簡單的一道題。當她鼓起勇氣回答完畢後,老師的臉上露出了淺淺的微笑,那笑容宛如雪地裡綻放的小野花,冰清玉潔,親切又自然。「你的問題回答得非常準確,邏輯思維也很棒。」老師和同學們贊許的目光都落到了她身上,教室裡響起了一片熱烈的掌聲。
老師拿起一條粉紅色的手工編織的圍巾微笑著說:「這是給你的獎勵,希望你繼續保持優秀。」在同學贊許的目光和熱烈的掌聲中,女孩紅著臉,從老師的手中接過獎品。那一刻,她心中某個角落的堅冰開始慢慢融化,化作涓涓細流,從眼角流出來,鹹鹹的,卻又是暖暖的。那個冬天她一直戴著老師獎勵給她的圍巾,直到春暖花開,清風徐來。
女孩說著,輕輕撫摸著脖子上那條色彩依舊明亮的粉紅色圍巾,嘴邊蕩起一抹甜美的微笑。此時,陽光已輕輕地,悄悄地爬進教室的每一個角落。教室裡微塵漫舞,塵埃中的美好正在悄然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