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琴
《南方草木狀》記:「蕹葉如落葵而小,性冷味甘,南人編葦為筏,作小孔浮於水上,種子於水,則如萍根浮於水面,及長,莖葉皆出於筏孔中,隨水上下,南方之奇蔬也。」蕹菜,長在水裡的藤藤菜。因其葉莖中直,又名空心菜。是誰第一個發現它能食用,而在幾千年裡不知疲倦地採摘呢?住在江河水岸的人又有哪個沒吃過藤藤菜呢?
牲畜吃它,人也吃它。將蕹菜直接剁碎,送進豬圈,豬吃了這樣的水菜易長肥膘;人吃蕹菜,需精緻一些,將之清洗,細擇,加蒜末料,小鍋清炒,便是一道極好的下飯菜。藤藤菜可醃。放在壇罐裡封存,不日取出。生嚼,味如酸齏,宜就粥而食。它還可作餛飩、餃子、燒餅的素餡。菜餡吸收進腴肥的豬油,特別油亮,引人食欲。它更可以燉湯,添一點碧綠菜葉於湯麵漂浮,寡白的魚湯遂變得靚麗。未嘗其味,但知其鮮。
所有的植物在入冬前都拚了命地生長,竭力綻放潛藏的能量,藤藤菜也不落後。入秋,它方開花。素白的花,狀如小喇,香氣淡雅。它們一朵一朵地含羞綻放,讓人想要採擷又捨不得採擷。
大部分人摘蕹,等不到秋天,等不及花開,也就少見它的花苞。有些植物看似普通,實不尋常。蕹菜是內秀的菜,急性子會錯過它的美。貴人語遲,矜菜開晚。遲一點摘折,緩一點品味,是對它的尊重。大自然對什麼都是寬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