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陳俊文∕台南報導
全台白龍庵如性慈敬堂八家將獲台南市府文化資產登錄,昨天由市長黃偉哲在一百二十一年前發跡的集福宮前授證,隨後由現任團長柯錫斌率隊回祖廟向昨天聖誕的五福大帝趙部振靈公祝壽。第三代的總幹事柯煜杰表示,深感責任重大,希望能帶團脫離一般民眾對「八加九」的不良印象。

(記者陳俊文攝)
昨天還有佳里佛天宮、下營濟中壇兩個將團也獲認證,加上最早通過的佳里吉合堂、新化吳敬堂、佳里三五甲鎮山宮和新化鎮狩宮「官將首」,全部已有七個將團登錄為台南市文化資產。
如性慈敬堂是舊城區第一個被登錄為文化資產的將團。而全台八家將的起源在北區的全台白龍庵,此次代表白龍庵登錄的如性慈敬堂顯得意義非凡,授證典禮也非常盛大。

本身也是雕刻大師的柯煜杰說,台灣家將文化發源於全台白龍庵五福大帝信仰。台南人為恭迎五福大帝出巡綏靖,組織家將,以作為五福大帝之駕前陣頭。日治時期台南人欲舉行「迎五部」,老古石人響應,於明治三十七年(一九0四年)組織「如性慈敬堂八家將」,隸屬於白龍庵五福大帝趙部振靈公駕前陣頭。從第一代謝寶壽傳至他父親柯錫斌已是第三代,前幾年復軍,在全團努力下獲頒證書,更感任重道遠。
如性慈堂將團先前往開基天后祖廟參香,隨後轉往祖廟全台白龍庵元和宮向主公祝壽,並在廟前操兵,展示多樣陣法,如四角、七星、八卦、坐桮、絞龍等。出陣前皆依循傳統行事,先安館,再為家將扮演者「開面」,「出軍」任務完成後,再回廟進行「謝館」,答謝神明庇佑出陣圓滿。
將團中最具特色的是還有兩位女家將成員,分別是扮演秋大神的王薏涵和扮演冬大神的賴子晴,這也打破過去女性不扮將的傳統。但柯錫斌表示,現在將團不容易找人,加上傳統觀念也要「與時俱進」,女性扮將也什麼不可以,只要在月事期間不上陣就好。
未來更將不拘泥於只參與民俗活動,將以不同形式讓大家看到家將文化,如講座、展覽、全國家將文化祭、赤嵌萬神節、社區大學課程等,讓「八加九」變成歷史名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