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城城垣三百年主視覺開放授權

府城城垣三百年,文資處公布主視覺設計,希望各界共襄盛舉,開創台南新境。
(文化局提供)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今年為府城城垣三百年,文化局公開府城城垣三百年主視覺設計,獲得不少商家熱烈回響。文資處指出,希望透過民間發揮創意,一起探索、發揮和共榮當代台南的無限可能性!

一七二五年台灣府城城牆獲准興築,最盛期共有十四座城門,展現清代台灣首府規模與形制。日治時期因市區改正、闢建道路,部分遭拆除,現今仍存大東門、大南門及小東門段、南門段、東門段的城垣殘蹟、外城兌悅門、巽方砲台等各類遺構,仍呈現台灣清代城池構成設施的完整性,並見證清代台灣治理與築城政策。

二0二三年合併指定為國定古蹟「台灣府城城門及城垣殘蹟」。今年正逢府城城垣啟建三百年,「民間倡議、公私協力」,希望透過民間社群、宗教等力量,共同起造當代的台南新境。

主視覺Logo意象,將三代年的二個數字0,解放為兩個引號,代表過去清代府城的城垣不是圍束封閉界線,而是無限創新與開放思維交流;漢字版主視覺,以城門名字呈現現存城門的磅礡氣勢,透過文字巧妙拼組,結合古典與現代設計語彙,圍繞著城垣軌跡;透過設計,將視覺解構與重塑,重新審視文化資產,喚起更多元歷史詮釋與社群共鳴。

相關活動,包括工作坊、裝置藝術、特展、戲劇走讀等、「府城隍繞境」、府城城垣節系列活動。Logo已公開免費開放民間申請授權應用,共展府城城垣三百年趣味、多元、創意及未來性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