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讀中國威脅 教育部將開發教材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教育部長鄭英耀十四日列席立法院報告業務概況並備質詢時表示,教育部將透過學科輔導團編纂國家認同、識讀中國威脅的教材,預計今年暑假開發出來,希望給學生正確的史觀和資訊。

立委林宜瑾表示,近期北一女教師區桂芝被檢舉在課堂上說台灣是中國的,她也接到小三學生家長反映,導師告訴孩子「我們是中國人」,擔心孩子認知受影響,問題就有點嚴重。

鄭英耀表示,個人對文化可以有偏好,但教育要中立,教育工作者的言論自由應在教育基本法框架中;目前教育部已召集社會學科教師編撰教材,內容包含國家認同、識讀中國威脅、國際情勢等,盼暑假前開發完成,給學生正確資訊。

另,近日有大專生在校園設立罷免攤位,政治進入校園的爭議。鄭英耀表示,台灣校園民主和言論自由是台灣高教的重要資產,教育基本法規範的是學校,不得為特定政治團體宣傳;至於學生個人的公民參與,則屬於言論自由,就應該被保護。

針對中國十所學校禁止交流,現在學術交流的準則為何。鄭英耀表示,希望兩岸能友善、有序地交流,大學是追求知識科技的自由環境,因此教育部目前禁止交流的包括隸屬於中國統戰部的三所學校,以及中國的七所軍事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