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樹殺手!梨赤星病席捲臺中山城

 

梨赤星病嚴重影響果樹生長,江啟臣要求相關單位設法研議因應對策,一個月內提出解方。(記者徐義雄攝)

記者徐義雄/台中報導

梨赤星病在梨樹與龍柏兩種寄主植物之間相互感染,一旦遭受感染,影響果樹養分供給,可能導致梨樹落葉,嚴重影響果樹生長。立法院副院長江啟臣十七日會勘,舉辦農業座談會,要求相關單位設法研議因應對策,一個月內提出解方。

江啟臣指出,赤星病越來越嚴重,多位農友反應,梨赤星病肆虐,梨樹葉遭受到感染,葉面難以進行光合作用,影響果樹的養分供給,導致果樹生長受阻。台中是梨樹重要種植地區,根據統計,台中梨種植面積超過三三00公頃,其中東勢區、和平區種植面積約二八三四公頃,占比約八十五%,相關單位應該審慎因應,針對特殊嚴重區域提供協助。

台中區農業改良場表示,梨赤星病具有兩種主要的寄主植物,分別是梨樹與龍柏。春夏季,病菌會感染梨樹,有時也會感染幼果,梨樹上產生春孢子後,透過風力傳播到另一種寄主。秋冬季由自梨樹傳來的春孢子侵染龍柏,冬季形成冬孢子堆。隔年春天,冬孢子會產生會再藉由風力傳播感染梨樹,開始新一輪的病害循環。

江啟臣說,赤星病屬於「絕對寄生」的關係,中央、地方農政單位應該成立共同防治小組,針對重要梨產區,調查龍柏種植區域,公部門的龍柏優先移植他地,私人部分透過平台進行橫向溝通,有效降低龍柏數量。

農業部防檢署副署長杜麗華說明,農民反應用藥不足部分,將與台中區農改場溝通,針對農友要求,研擬提出更有效的防治用藥。

台中區農業改良場長楊宏瑛指出,改良場會定期針對不同作物進行監測,農民朋友透過網路登入,簡訊會通知各時段需要用藥或相關注意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