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苦口婆心付諸東流 賴清德走權力鋼索

川普是奉行美國利益至上原則的現實主義者,美國國會現階段挺台聲音也遠比拜登時期少。(路透) 馬英九政府時期曾任國安會秘書長的蘇起,日前提到自己當初設定的三大目標都無法達成,感嘆「挫折感很深」,更為國家前景感到悲觀。蘇起是台海兩岸得以在二00八至二0一六年享有平靜八年光景的重要決策者之一。從蘇起的談話來看,他惋惜的不只是自己的努力付諸東流,更是感嘆民進黨惡意操弄兩岸對抗,台灣追求兩岸永續和平的機會之窗幾乎已快要關閉。 蘇起自己設定的三大目標是,推動藍綠對話凝聚國內共識、促進兩岸和談及關注台灣安全議題,這些都和台灣整體安全以及台海和平穩定息息相關。可惜的是,這些重要議題發展方向與他內心目標差距太大,其中除了中共應承擔責任外,民進黨不遵守中華民國憲法之兩岸定位、恣意升高對立風險,更是台海風雲變色的關鍵。 忠言逆耳應該是蘇起最為感慨的體驗,畢竟藍綠和解、凝聚國內共識本就是國人最大期望,結果蔡英文的完全執政導致朝野互信瀕臨瓦解,而民進黨的兩岸路線也就此日益傾向實質台獨。綠營大老、前海基會董事長洪奇昌,因與蘇起共同倡議「大一中架構」而遭逐出新潮流,淺綠學者也礙於壓力而退出,錯失了台灣自民主化以來最有可能匯聚兩大政黨對大陸政策共識的寶貴機會。台灣也在民進黨蓄意醜化對岸的情況下,更難找回重新建構兩岸互信的政治基礎,也大幅降低能與對岸尋求維持兩岸和平穩定的可能性。 蘇起擔任台北論壇基金會董事長期間,最重視經營台美互動,多次訪問華府或接待美方人士,因此對民進黨扭曲真相、誤導國人深感痛心。他曾根據美方資料提出警告,美國軍力長期消耗,軍工產業衰退嚴重影響軍備妥善率,加上近年沒有大型海空戰經驗,根本無法跨越太平洋協防台灣。但民進黨不是將他的警語當作馬耳東風,不然就是藉由網軍側翼抹紅,詆毀他唱衰台灣。 蘇起多年來苦口婆心地提醒台灣民眾不能再當溫室花朵,更不能以為民主政體就必然會得到其他民主國家的無條件支持。結果台灣在國際社會的屢屢挫敗,非但無法喚醒台灣民眾對國際現實的真正認識,反而淪為民進黨激化兩岸敵意對抗的溫床。對此,他早有不如歸去的無力感。 最讓蘇起憂心的兩岸衝突風險,已成為國際社會熱議話題,咸認是最可能觸發軍事衝突的潛在熱點,包括美國在內的許多國家都嚴肅看待。然而,在民進黨鼓吹「中共不會打、美國會來救」的大內宣之下,綠營支持者形成牢不可破的同溫層,並藉著政府龐大資源操控輿情,製造一切美好無慮的假象;利用所謂的民主普世價值,深深沉浸在自我感覺良好的迷幻空間。 川普是奉行美國利益至上原則的現實主義者,美國國會現階段挺台聲音也遠比拜登時期少,顯然過去幾年民進黨自以為是的利基逐漸失靈。然而,賴清德疏於察言觀色,自以為過往的台美互動依然足以支撐台灣安全,進而不惜升高兩岸敵意、撕裂朝野合作以尋求內部權位之鞏固,全然無視於以美國為極重要變數的國際情勢變化。 面對美國與中國大陸的競爭更趨激烈,民進黨連續三屆執政,已將台灣推往一面倒向美國的路線,在全球堪稱絕無僅有。民進黨毫無顧忌地撕裂兩岸互動基礎,導致維持台海和平穩定的成本越來越高。蘇起的喟嘆不僅是他個人對時代演變的無奈,更代表著對和平契機流失的惋惜。

Read More

政府補助淪罷團銀彈 藍促查

罷免國民黨立委傅崐萁領銜人李美玲遭爆所屬社區協會獲政府近千萬元補助,國民黨立院黨團十七日表示,如果公家預算被民進黨政府拿去豢養側翼團體,是非常惡質做法,國民黨會繼續追查。(中央社) 記者王超群∕台北報導 國民黨立院黨團十七日召開記者會指出,花蓮縣鳳林鎮北林三村社區發展協會與鳳林鎮觀光旅遊發展協會,近年獲民進黨政府部會補助合計高達九百五十一萬四千元;而這兩個協會的負責人李美玲,正是罷免國民黨立委傅崐萁的領銜人,質疑政府補助資源遭側翼團體運用於政治鬥爭。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表示,政府補助團體,卻淪為側翼對付在野黨的工具,「這不是貪汙,什麼才是貪汙?」 國民黨團指出,李美玲過去身為該兩協會負責人,其所屬團體多年取得教育部青年發展署及觀光署標案與補助,金額分別為三百萬與六百五十萬元以上。國民黨副書記長翁曉玲表示,這些資源應用於協助設置青年志工中心,卻可能轉為罷免運動的經費來源,質疑為「養兵千日,用在一時」。 國民黨立委謝龍介表示,社區發展協會本應專注鄰里服務,過去從未見單一協會獲得數百萬元補助。他指出,協會左手拿補助、右手發起罷免,令人無法接受。面對政府這種資源運用不當,國民黨團將持續凍結行政部門預算,要求徹查補助用途。 謝龍介指出,民進黨長期操弄側翼組織,讓所謂公民運動變質為政治動員平台。他批評行政團隊無力應對國際經濟挑戰,卻濫用預算對付政敵,對企業與勞工皆無交代。 國民黨立委林倩綺表示,罷免傅崐萁的領銜人竟可長期獲得政府補助,甚至能辦活動、辦晚會、住飯店、享表演,質疑這樣的「公民行動」根本是以公費包裝的動員。她質疑,若非綠色通關,基層團體如何能申請到如此龐大補助? 林倩綺強調,民主制度不應建立在假中立、真動員的操弄上,人民每一分納稅錢都不該成為政治鬥爭的銀彈,呼籲檢調介入調查,查清補助案是否違法或圖利特定團體。 國民黨團強調,將持續追查更多以政府資源轉化為政治側翼的案例,公諸於世,讓民眾了解稅金是否成為民進黨動員政治鬥爭的工具。

Read More

柯術後出庭 檢緊咬小沈1500

記者孫曜樟、陳柏翰∕台北報導 台北地院十七日審理京華城案,提訊羈押中的前台北市長柯文哲,檢辯雙方圍繞偵訊光碟勘驗、疲勞偵訊等爭議展開攻防。柯文哲強調,偵訊過程應全數公開;檢方則駁斥「以不雅片威脅認罪」指控,要求釐清行動硬碟內「小沈─一五00─沈慶京」等關鍵證據。 柯文哲妻子陳佩琪則表示,柯經過手術後腎結石變碎細沙,但仍有細沙陰影留在左下腹,最擔心的還是心律不整頻繁復發,「其實他已經看開了,不是羈押致死就是暴斃在獄中為止」。 庭訊中,檢察官姜長志質問柯文哲行動硬碟「工作簿」檔案內「小沈一五00」紀錄,直指其收受威京集團主席沈慶京一千五百萬元賄款,並要求解釋與前副市長黃珊珊的訊息「威京小沈,已給過,不要再找他」。 柯文哲反擊檢方疲勞偵訊,稱去年八月三十日偵訊時曾明確表示「我很累,不想再接受訊問」,但檢方未予採納。他強調,完整偵訊光碟應全數公開,讓社會大眾見證「檢察官如何對付他」。辯護律師則主張,同案被告彭振聲、邵琇珮等人遭檢方引導「咬柯文哲」,涉不正訊問,要求勘驗相關光碟。 檢方駁斥,指偵訊全程錄影且有辯護人在場,並無違法情事。姜長志表示,訊問彭振聲時提及「不要成為下一個余文」,係基於《貪汙治罪條例》自白減刑規定,並非誘導。他強調,柯文哲對關鍵證據一概否認,卻要求公開與案情無關的偵訊內容,實為轉移焦點。 法官許芳瑜裁示,本案將依法審理,不受外界影響,檢辯雙方應聚焦證據證明力。柯文哲則透過講稿呼籲社會監督,稱「在搞不清楚狀況下被羈押八個月」,要求檢方全數移交扣案資料,避免斷章取義。 據了解,北院已排定密集審理時程,預計年底前結案、明年前宣判。

Read More

50立委罷免二階 5/2最先截止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中選會十七日公布五十位立委罷免案之二階段連署截止日期,由於是自罷免團體領得連署人名冊格式次日起算之六十天,個別罷免案連署截止日期並不同,最早的為罷免台東縣立委黃建賓案之連署截止日期為五月二日,最遲的為罷免高雄市立委黃捷、許智傑罷免案的六月十四日。 中選會表示,目前共有五十九件罷免案進入二階連署;其中,罷免區域立委有五十案,二階罷免連署第一個截止的是黃建賓案的五月二日,其次為立委涂權吉、魯明哲、呂玉玲、鄭正鈐、游顥、傅崐萁案五月四日,立委牛煦庭、萬美玲、邱若華、江啟臣案為五月五日。 最後截止二階連署的為黃捷、許智傑案的六月十四日,台南市立委王定宇及林俊憲案兩案之二階連署截止日則都為六月十一日。另外,罷免民進黨新北市立委李坤城、宜蘭立委陳俊宇之罷免案則因領銜人尚未領連署人名冊格式,二階連署之截止日期尚不確定。

Read More

宋建樑戴納粹臂章惹議 朱:堅反法西斯、唾棄納粹

記者王超群∕台北報導 針對國民黨青年軍與罷免領銜人宋建樑公開配戴納粹符號臂章引發爭議,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十七日表示,國民黨立場明確,堅決反對一切法西斯主義,堅決反對並唾棄納粹,同時也反對共產獨裁,強調「任何獨裁都是惡質獨裁」。 朱立倫與中央黨部幹部上午在新北市議會參加「戰獨裁行動」。對於宋建樑配戴納粹臂章,朱立倫日前曾稱是為諷刺民進黨的「綠色獨裁」;他十七日再度受訪時,他強調外界不應斷章取義,國民黨始終堅持反對任何形式的極權裝扮或象徵,即使過去也曾有民進黨人士以相似方式裝扮,國民黨亦同樣表達反對。 朱立倫表示,國民黨原未打算罷免綠營立委,如今將化悲憤為力量,以「以罷止罷、以戰止戰」的方式回應。他強調會力挺遭受「惡罷」攻擊的藍營立委,呼籲各界發聲支持正義。 至於檢方偵辦幽靈連署案是否影響國民黨中央?朱立倫回應,民進黨已無所不用其極,希望全民看清其打壓在野手段,藍營將更努力捍衛罷免行動的正當性與公平性。

Read More

北市黨部遭搜 藍4首長聲援

台中市長盧秀燕說,她從政三十年,這是國家司法機器濫用最嚴重的時候,呼籲適可而止。(記者徐義雄攝) 記者徐義雄、王誌成∕綜合報導 台北地檢署十七日指揮台北市調處搜索國民黨台北市黨部等處,約談主委黃呂錦茹。台中市長盧秀燕表示,重辦政治運動的發起人是打壓民主,以達到恐嚇、打壓目的,這是民主倒退,司法濫用嚴重,應適可而止;台北市長蔣萬安表示,司法一定要公平、公正,有一致標準且符合比例原則,不應讓外界有辦藍不辦綠的感覺。 新北市長侯友宜也透過臉書發文表示,現在的司法是正義的防線還是政治的工具?是公正公允還是打壓異己?人民全都看在眼裡,「讓人民相信司法,而不是恐懼司法」。桃園市長張善政表示,台灣民主政治有極大的動盪,不僅社會因為執政黨刻意發起的大罷免極端對立,在野黨遭到一連串大動作的政治偵辦,反對司法成為打擊政敵的工具。 盧秀燕表示,她從政三十年,這是國家司法機器濫用最嚴重的時候,應適可而止;尤其罷免案發起人,沒有被國家授予或法定的能力去查核身分,國家有能力查核的是選委會人員,選委會可以去除錯、剔除。現在重辦這政治運動的發起人,的確是打壓民主,達到恐嚇、打壓的目的,這是民主倒退。 至於罷免民進黨北市立委的「地動刪瑤」團隊表示,目前團隊仍照常連署,這幾天收件連署狀況更踴躍,不覺得有寒蟬效應。

Read More

南市教師專業成長基地啟用

  「秋楓沐學」學美‧美學教師專業發展空間。 (教育局提供) 記者羅玉如∕台南報導 南市進學國小指標建築正宗館,是全國首批獲設計研究院經費補助的空間改造案。面積約八十坪的建物一樓,改造成符合教師需求、兼具美感的專業發展空間,命名秋楓沐學,十七日揭幕啟用。 進學國小正宗館於民國七十六年由畢業校友捐建,感念鄧正宗老師對教育的奉獻。三十多年來,正宗館作為圖書館、藝術教室、大型展演活動舞台,承載進學師生的成長記憶。隨著教育環境轉變,校方以「特教融合的百變魔幻空間」理念,參與設計研究院「學美‧美學─教師專業發展空間1.0」校園美感設計實踐計畫,從全台十二案中脫穎而出,獲三百萬元經費補助。經過二十個設計團隊場勘、評選,最終由大玗室內裝修及陳冠瑋建築師事務所進行改造。 進學國小校長李添旺表示,正式揭幕啟用的秋楓沐學,是優質學習空間,也是教師專業成長的重要基地,未來將致力於發展特教教師專業培訓、資源共享。 教育局說明,正宗館因使用執照問題,長期以來均無法獲得公部門經費挹注維護。在進學國小校長李添旺、前任校長周生民鍥而不捨奔走下,成功將產權轉移回校,讓這座歷史建築華麗轉身。十七日的揭幕啟用儀式,教育局長鄭新輝特別到校見證歷史性時刻。

Read More

虱目北門宴 在地美食饗宴

以北門在地虱目魚為主要食材,搭配在地海鮮烹煮的虱目北門宴,令人食指大動。 (記者盧萍珊攝) 記者盧萍珊∕北門報導 北門區公所為行銷虱目魚產業,首度結合三寮灣東隆宮李府千歲聖誕,五月十日舉辦「虱目北門宴」,開放四十桌供民眾訂桌,十一道佳餚只要四千元,還送五百元農漁特產市集抵費券,四月二十一日上午十時起,在區公所網站開放報名,額滿為止。 今年適逢三百六十年的三寮灣東隆宮,主祀李府千歲、溫府千歲,以王船醮聞名,廟內保存許多國寶級大師的傳統工藝作品,東隆宮文化中心館藏精美豐富,獲頒南市宮廟博物館,為慶祝農曆四月十五日李府千歲神誕日,舉辦李府千歲文化祭系列活動。 包括北門區長林建男(右)、三寮灣東隆宮副董陳松山(中)、雲嘉南管理處副處長莊名豪等人,為虱目北門宴宣傳。(記者盧萍珊攝) 包括北門區長林建男、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副處長莊名豪、東隆宮副董事長陳松山、市議員方一峰、謝舒凡等人,十七日為虱目北門宴開鑼宣傳。 林建男說,虱目北門宴以在地的特產虱目魚為主要食材,搭配特色海鮮,每桌十一道料理有海鮮冷盤、魚蝦鮮羹、鰻魚米糕、日式炸魚柳、白醋蝦、三杯三鮮、魚柳手卷、絲瓜蛤蠣、魚五柳枝、龍膽火鍋及仙草凍,原價五千元優惠只要四千元,民眾完成訂桌並在當天完成報到,區公所再加碼贈送農漁特產推廣市集抵費券每桌次五百元。 莊名豪表示,宗教文化結合在地產業與美食,讓更多遊客來到北門旅遊,感受不一樣的鹽鄉特色,而活動辦在母親節前一天,民眾也可以訂桌全家一起提前慶祝。 陳松山指出,東隆宮李府千歲文化祭在五月三日舉辦請王進香、宋江藝陣表演、五月十日平安宴「虱目北門宴」、五月十二日祝嘏大典、廟會劇場、文化祭體驗。

Read More

全中運在台南 台南小蠻牛陳冠守拚網球男單金牌

  台南「小蠻牛」陳冠守爭奪第二面全中運男單金牌。(市府提供) 記者陳治交∕台南報導 台南「小蠻牛」陳冠守去年包辦世中運網球雙金,目前更是世界青少年排名唯一在百大內的台灣青少年球員,一一四年全中運將尋求復仇,爭奪第二面全中運男單金牌。 台南市過去塑造過不少職業網球好手,包括姊弟檔黃怡萱、黃亮祺和尤承宇等好手,網球也是台南市傳統重點培訓項目之一,一一三年台北全中運網球共設有十四金,台南市獨攬四金,僅次於地主台北市五金。 三月世界青少男排名第二十八的陳冠守,早在幼稚園時就跟著被送來打球的姊姊在場邊玩球,被慧眼識英雄的教練鄭偉揚相中。鄭偉揚說,「冠守心臟特別大,從來不會緊張,非常享受於比賽,且喜歡向強者挑戰,從八歲就越級打十歲組,十歲越級打十二歲組,也塑造出更強勢的打法。」 陳冠守說,「平常最愛看納達爾的比賽,也借鏡他的動作並且加以修改,成為自己的左手正拍上旋式打法。」鄭偉揚透露,陳冠守的打法有做過修改,與納達爾的上旋打法不太一樣,但球的特色便是又快又旋,可以叫他做「台灣小蠻牛」。 一一三年全中運高中男單首輪,陳冠守以六比八敗給高雄新莊高中周曉風,陳冠守明顯不滿足於這個成績,試圖在今年全中運尋求復仇,要打下個人繼一一二年全中運之後的個人第二面男單金牌。

Read More

雕塑家具明開展 6國藝術家交流

  台南藝術大學漢寶德紀念館十九日展出《雕塑家具─Sculpture Furniture》。(校方提供) 記者盧萍珊∕官田報導 日籍藝術家菅野麻依子集結來自六個國家及地區的二十位藝術家,在台南藝術大學漢寶德紀念館策劃展出《雕塑家具─Sculpture Furniture》,藝術家們以家具、光線、聲響做為溝通的語言,激盪令人意想不到的美感經驗。 策展人菅野麻依子為東京藝術大學博士,擅長運用天然媒材的紋理與質感,呈現對大地的敬意和頌讚,作品引領參觀者感受源於自然的純樸與野性。她表示,展覽結合木雕、木工與工藝技法,期待以身體感知為經,木質創作為緯,在自然光線的投射下,藉著家具作品展現創作意圖,與空間、與觀者對話,進而喚起觀者對於生存起點的思考。 這次參展藝術家共有二十五位,分別來自台灣、新加坡、美國、尼泊爾藏區、日本、新加坡,台東原住民藝術家,拉黑子‧達立夫等多人,另南藝大也有學生參展,這項展覽自四月十九日展出至六月八日,十九日下午二時在漢寶德紀念館一樓舉辦開幕茶會,屆時菅野麻依子等十位藝術家親臨現場,與觀眾分享創作歷程與理念。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