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林中行/花蓮報導
「二0二五年四月慈濟模擬手術台灣耳科、美容外科、外傷醫學會聯合課程」在慈濟大學舉行,十八日舉辦送靈、感恩追思暨入龕典禮。一早在靜思精舍常住師父引禮下,慈濟大學師長及來自全台台灣耳科、美容外科、外傷醫學會的醫師們一起送別無語良師最後一程。八位無語良師是蘇蘭、張台芝、賴國永、劉興祥、葉章寶圓、張怡蕙、林數美等。
慈濟大學校長劉怡均表示,無語良師從不設限使用對象與方式,展現「無私、無我、無相」的大愛精神,不僅成就醫學教育,更啟發社會反思,若人人皆能如此,社會將更加祥和。慈大模擬醫學中心及無語良師計畫已成為全球獨特的外科術式教學平台,不僅提供給慈大醫學生,更開放給全台四十個醫學會與海外醫師參與。
慈濟大學指出,在模擬醫學中心安排下,此次台灣耳科、美容外科、外傷醫學會聯合課程,從四月十四日起,有來自國內外七十家醫院、一百三十四名醫師參與。感恩追思典禮時,醫師們獻唱「感恩的心」,表達對無語良師無私奉獻,以及家屬成全的感恩之意。
台灣外傷醫學會理事王健興表示,外傷醫學會課程為期兩天,共進行十多個小時密集訓練,學員全程專注投入學習,醫療知識仍有許多不足之處,並非如大家預期的全然掌握,因此更需精進對人體的理解,以因應醫療現場多變的狀況。模擬手術不僅提升了專業知識,也增強了面對突發事故時的應變與治療能力。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急症外科主任王毓駿提到,以復甦型胸部切開術為例,通常是病患嚴重休克、甚至心跳停止,得在五到十分鐘內做決定。透過模擬手術的練習,既可縮短手術時間,也能更熟悉術式,拯救更多病人。
靜思精舍德霈師父表示,不論是醫師或家屬的分享,都讓人非常感動。上人常期許大醫王要志為良醫,也就是醫人、醫病、更醫心。感恩無語良師的大捨成就了大醫王,家屬把思念和不捨化為祝福,大醫王更不忘囑託,造福更多病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