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美國公布中國大陸船舶港口費徵收方案,法人指出,收費標準或費用比前次方案下降許多,船公司可透過航線調度來減少衝擊,長榮、陽明、萬海目前航行美國的中國大陸製船隻比重分別為零%、十七%、零%,可望受惠美國線長期運價潛在上漲機會。
美國貿易代表署發布對中國大陸擁有與營運船舶課高額港口費、中國大陸承造但非中國大陸營運商的船則課較低費用的計畫。川普政府藉此打擊陸方在海運的主宰地位,振興美國國內造船。
華爾街日報指出,美國貿易代表署表示,港口費將按每趟赴美航程收取,每艘船每年最多徵收五次,六個月後開始對中國大陸船東和運營商的陸製船舶每趟美國航程徵收每淨噸五十美元費用,接下來三年裡的費用是每淨噸年增三十美元。
至於中國大陸建造但非中國大陸運營商的船,則按淨噸位或是貨櫃數量收費,六個月後的收費方式為每淨噸十八美元或每只貨櫃一百二十美元,接下來三年裡每淨噸年增五美元或按比例增加貨櫃費用。
法人指出,由於前次美國貿易代表署公布收費標準後收到大量反對意見,因此方案調整後無論收費標準或費用都下降許多,其他差異還有收費改採漸進式,收費對象改為僅限定於靠港美國的船舶,收費對象由船公司的中國大陸製船隻比重改為靠港中國大陸製船隻計費;船公司可透過航線調度來減少衝擊,對美國線供需及運價影響會較前次方案小。
而台灣貨櫃三雄長榮、陽明、萬海目前航行美國的中國大陸製船隻比重分別為零%、十七%、零%,可望受惠美國貿易代表署對中國大陸製船隻收費,造成美國線長期運價潛在上漲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