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陳佳伶∕新營報導
新營社大春季公民週由二十一日起一連五天,以大新營地區的民眾關心社會議題,安排五場「生活中的公民實踐」活動,涵蓋文化資產、地方創生、家庭性別教育、防範詐騙、人權等議題,新營社大鼓勵民眾一起參與。
新營社大說,二十一日至二十五日每天晚上七時至九時在南瀛綠都心公園地下室一0三教室推出春季公民週活動。這次內容經發布問券後彙整決定,聚焦在五大主題,死刑與人權議題、媒體識讀與假消息、社區韌性、家庭性別教育以及文化資產議題,邀請民眾來思考與交流。
二十一日將安排台灣人權促進會帶領大家討論「死刑與人權議題」,思索在面對重大犯罪時,是否還有其他更符合人權價值的替代途徑。
二十二日推出「媒體識讀與假消息」相關議題,近年AI科技進步使人們難辨真假,新營社大邀請假新聞清潔劑團隊,帶領大家從生活中常見的詐騙手法出發,學習辨識、查證與防範假消息、詐騙訊息的方式。
近年地震災害頻傳,二十三日將安排成大防災研究中心團隊,帶大家認識社區如何提升災害應變與恢復能力。二十四日推出「上一代這樣長大!這一代也是嗎?那下一代呢?談性別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由東華大學教育與潛能開發學系教授張德勝,聚焦性別在家庭教育中的教養挑戰。
二十五日將安排正修科技大學建築與室內設計系教學的陳柏志講師,主講文化資產的公共性,從文化資產的價值判定、評估程序,到公民參與的具體路徑。
以上五大議題,民眾都可在活動現場報名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