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額新制兒科限號 醫:保障重症資源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4月份起健保才全面實施個別醫院總額制,就已傳出有醫學中心開始限制兒科門診人數,台灣醫務管理學會理事長洪子仁21日表示,大醫院減少小兒科初級診療門診,將患者轉移到診所等醫療機構,在方向上是正確的,也希望兒科急重症醫療資源可獲得保障。

健保署自4月分起全面實施個別醫院前瞻式預算分區共管試辦計畫,即預先每家醫院年度健保點數預設上限,當醫院看診達到上限後,就算再增加治療患者也不能再增加分配任何健保經費,各界擔心此舉將造成醫院在達到總額額即不再收病患,甚至會產生「醫療人球」問題。

近日就傳出有醫學中心限制兒科門診人數,並將就診名額轉給其他的成人科別。洪子仁表示,實施醫院個別總額本來就是希望能夠落實分級醫療,因此讓小兒科等初級診療的一些科別,能落實在基層診所就醫,也是符合健保署希望大型醫學中心能夠減少門診比率的一個做法。

洪子仁指出,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在少子化趨勢下,大型醫院更應確保兒科急重症病患的就醫權益,建議可在醫院個別總額制度設計相關剛性保障機制,不僅保障兒科醫療資源,也有助於吸引兒科醫師投身至大型醫院服務。